<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22 14:29 原文鏈接: 中國化學會2017年新增兩名榮譽會士

      2017年,經過提名、遴選,兩名國際著名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學會與國際學會間交流做出貢獻的國外卓越學者專家。2009年至今,已有44名國際著名科學家被授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

    2017年度榮譽會士介紹

    Karl Barry Sharpless

    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

      Karl Barry Sharpless(卡爾·巴里·夏普利斯)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化學家。夏普利斯不對稱雙羥基化反應與夏普利斯環氧化反應,是現代有機合成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也正是因為這一貢獻,Sharpless教授獲得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點擊化學是由Sharpless教授在1998年初步提出并在2001年進一步完善的一個合成概念,已被廣泛應用于有機化學、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標記、抗體修飾、藥物開發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產領域,擁有廣闊的前景。

      Sharpless教授多年來一直關注著中國化學事業的發展,為推動中國化學界和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美國的實驗室培養了多名中國的博士生和博士后,這些杰出的青年科學人才有許多回國后在高校、研究所或企業任職,成為中國化學領域的骨干。他還以其它多種形式開展與中國學術界的合作交流,在中國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擔任特聘教授或名譽教授,多次受邀來中國參加國際重大學術會議,并在多所中國科研機構進行學術講座,為中國學者與國際間的交流搭建了非常好的平臺。2016年Sharpless開始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組建獨立的研究團隊,親自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George C.Schatz

    美國西北大學

      George C. Schatz教授從事理論計算化學研究。作為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的開拓者之一,Schatz教授在70年代就提出了計算反應截面與速率的量子散射方法,并預言了在F+H2, Cl+HCl以及I+HI等體系中的量子共振現象,引起廣泛的研究興趣,隨后他又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對燃燒反應和大氣化學起重要作用的基元反應中。近年來的工作集中在納米材料的結構與光電與熱學特性的計算模擬,包括等離激元納米顆粒、DNA與多肽納米結構以及碳納米材料及其在生物傳感、電子材料、太陽能等領域的應用。Schatz對納米材料模擬的主要貢獻在于發展了方法用于計算貴金屬顆粒、薄膜中的納米空洞、以及其他納米尺寸結構的等離激元特性對化學與生物傳感和太陽能利用的影響,即發展了納尺度上電動力學結合電子結構的計算方法并取得廣泛應用。他的工作使得人們對納米尺度效應的理解更深刻,尤其是在理解表面增強拉曼光譜這一難題方面做出了原創性貢獻。同時,Schatz教授發展了DNA在納米顆粒與高分子聚集體中的熱熔解理論。他在自組裝的過程、DNA和蛋白質的結構、離子通道的輸運行為、表面上分子沉積與成型、納米尺度水珠的形成以及細胞核中的DNA性質等多個方面的理論計算模型模擬均取得重要進展。

      Schatz教授長期以來關心中國的物理化學事業發展,在他擔任美國化學會《物理化學雜志》主編后,吸收了多位中國科學家擔任編委會委員和副主編,推動了中國的物理化學學科發展。他至今已培養了25名來自中國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他們大多數都在從事學術研究,其中新墨西哥大學的郭華教授已經是國際著名理論化學家,在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Schatz教授與中國科學院高性能計算中心“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幫助其組織計算化學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多次在其主編的美國化學會《物理化學雜志》上為該系列會議出版中國理論計算化學的專輯。

      完整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名單:

    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

    序號姓名國籍單位授予稱號年份
    1C. N. R. Rao印度Jawaharlal Nehru Centre for Advanced Scientific Research, India2009
    2Nordén Bengt瑞典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science,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weden2009
    3Charles M. Lieber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Harvard University, USA2009
    4Christopher David Garner英國School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2009
    5Flemming Besenbacher丹麥Interdisciplinary Nanoscience Center,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2009
    6Mostafa A. El-Sayed美國Chemistry & Biochemistr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2009
    7Christian Amatore法國錨點錨點UMR CNRS 8640 "PASTEUR", France2009
    8Akira Fujishima日本Kanagawa Academ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Japan2009
    9Jean-Marie André比利時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Namur, B-5000 Namur, Belgium2010
    10Allen J. Bard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2010
    11錨點印度錨點, India2010
    12錨點俄羅斯錨點 D. Zelinsky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2010
    13Peter J. Stang美國Chemistry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Utah, USA2010
    14Paul S. Weiss美國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2010
    15Xiaoliang Sunney Xie(錨點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Harvard University, USA2010
    16Richard N. Zare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Stanford University, USA2010
    17Krzysztof Matyjaszewski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SA2011
    18Stephen Z.D. Cheng(程正迪)美國College of Polymer Science and Polymer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Akron, USA2011
    19Atta-ur-Rahman巴基斯坦H. E. J.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stry,Karachi University, Pakistan2012
    20Pekka Pyykk芬蘭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2012
    21Thomas P. Russell美國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USA2012
    22Nongjian Tao(陶農建)美國Biodesign Institute,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2012
    23Yasuhiro Iwasawa(巖澤康裕)日本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Japan2012
    24Enrique Iglesia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SA2012
    25Chard A. Mirkin美國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2013
    26David A. Weitz美國Harvard University, USA2013
    27錨點法國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France2013
    28Peidong Yang(楊培東)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SA2013
    29Roald Hoffmann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Cornell University, USA2014
    30Karen L. Wooley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Texas A&M University, USA2014
    31Gehard Wegner德國Max-Planck-Institut für Polymerforschung, Germany2014
    32Richard A. Lerner美國錨點, USA2014
    33Roger D. Kornberg美國School of Medicine,Stanford University, USA2014
    34Helmut Ringsdorf德國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University of Mainz, Germany2015
    35Donald G. Truhlar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SA2015
    36Hans-Joachim Freund德國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 Germany2015
    37Federico Rosei意大利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é scientifique,University of Quebec, Canada2015
    38Tobin J. Marks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2015
    39Martyn Poliakoff英國School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2015
    40Jin-Quan Yu(余金權)英國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USA2016
    41Weitao Yang(楊偉濤)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Department of Physics,Duke University, USA2016
    42Sergey M. Aldoshin俄羅斯Institute of Problems of Chemical Physics,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2016
    43Karl Barry Sharpless美國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USA2017
    44George C. Schatz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2017

    注:授予榮譽會士的人數總數不超過100名,每年增選人數不超過10名。

    相關文章

    關于2020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推薦/申請工作的通知

    為培養化學科技人才,鼓勵我國廣大青年投身于化學科學事業,中國化學會特設立“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我會決定于2020年4月20日-6月30日,啟動2020年度中國化學......

    原來是他丨4名國際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

    2019年,經過提名、遴選,4名國際著名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學會......

    原來是他丨4名國際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

    2019年,經過提名、遴選,4名國際著名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學會......

    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公布10位學者名單出爐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廈門大學洪文晶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并衷心......

    吳海龍教授榮獲中國化學會計算機化學杰出貢獻獎

    近日,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在復旦大學舉行。大會期間,頒發了2019年度(第二屆)中國化學會計算機化學專業委員會“計算機化學獎”,該獎設立三類子獎:“終身成就獎”“杰出貢獻獎”和......

    關于推薦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候選人的通知

    各學科/專業委員會、女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以下簡稱榮譽會士,英文為HonoraryFellow)是中國化學會設立的榮譽稱號,旨在表彰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

    第22屆全國色譜會在滬召開5位專家獲中國色譜貢獻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4月21日,中國化學會第22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本次盛會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

    中國化學會獨立推出面向國際一流旗艦期刊CCSChemistry

    2019年4月,中國化學會旗艦新刊CCSChemistry正式發行創刊號。作為中國化學會獨立出版的第一本國際化期刊,CCSChemistry旨在成為一本通過同行評審刊載變革性研究成果的化學領域一流期刊......

    60名學者獲“2015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中國化學會發布了關于授予“2015-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決定,共有60名學者獲得稱號。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九屆理事會(2015-2018年)執會期間,學會各分支......

    CCS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完成換屆,逯樂慧任新一屆主任

    根據中國化學會《關于分支機構換屆的通知》(化會字〔2018〕5號),各學科/專業委員會換屆工作陸續完成。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按照換屆要求完成換屆,新屆期將自2018至2022年。新一屆委員會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