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08 14:29 原文鏈接: 中國即將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最遼闊也是最優質的一片草原,藍天白云、綠草茫茫的景象在馬背民族口中世代傳唱、經久不衰。然而,在這美麗景象的背后卻有一個不爭的現實:目前呼倫貝爾草原每年以0.2%的速度建設,卻以2%的速度退化。

      呼倫貝爾草原的退化折射出我國草原目前無法回避的生態現狀,草原的保護已迫在眉睫。再過不到兩個月時間,我國醞釀已久、有史以來資金投入最大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將全面建立,政府為生態“買單”,呼喚的是草原的重生。

      倚草而居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青草肥我愛她。”千百年來,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過著古老而安靜的游牧生活。草原像母親一樣孕育了馬背民族,不僅是草原兒女生存之所倚,也是其精神之所倚。

      然而,游牧民族世代而居的草原目前正在面臨生態環境的惡化。我國擁有的60億畝天然草原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面積是農田的3.2倍,林地的2.5倍,但是由于不合理利用、保護不足等原因,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積達23億畝。

      雖然自2000年以來,我國實施了包括退牧還草等在內的一系列保護草原的舉措,但是,草原生態環境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格局仍未改變。

      “我國天然草原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多種生態功能。青藏高原生態系統是我國水資源的主要發源地和涵養區,內蒙古、新疆草原牧區是我國華北和西北的兩大生態屏障,所以,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直接關系到牧區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英俊指出。

      不久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明年起,在內蒙古、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藏、青海、四川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區),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這項機制從增加牧民收入、促進牧業發展入手,重視提高牧民保護和建設草原的積極性、創造性,被很多業內專家稱為是實現草原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

      倚草而富

      “騎上馬兒跑,遍地是牛羊。”蒙古族歌曲中唱到的景象是草原牧民的共同期許,牛羊遍地跑也許是草原牧民富裕的象征,但在草原生態環境惡化區卻是場災難。究竟該如何實現保護生態環境與草原牧民增收的“共贏”?

      盡管現在的牧民已經徹底改變了昔日“一匹馬一根鞭”的生產方式,但由于種種原因,牧民增收緩慢的現實仍無法改變,而隨著草原生態的逐漸惡化、草原承載力的不斷下降,長遠來講,牧民增收更是難上加難。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八成以上的草原分布在經濟相對貧困的西部地區,草原地區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的七成,可以說,牧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地區。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明年中央財政安排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134億元,用于實施禁牧補助、實施草畜平衡獎勵,落實對牧民的生產性補貼政策以及對各地工作績效考核獎勵,資金投入之大前所未有。

      “新建立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重點針對實施禁牧、減牧、草畜平衡的草原地區牧民進行補助補償,有效解除牧民禁牧、減牧的后顧之憂,有效解決牧民在禁牧、減牧后收入增長緩慢、生活水平下降的矛盾。”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所長侯向陽說。

      倚草而美

      “藍藍的天,青青草,母親河靜靜地流淌,蒙古包里奶茶飄香,鳥語花香彩蝶飛舞。”歌中描繪的是一幅美麗的草原畫面。草原上生活的牧民大多能歌善舞,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就像對美麗草原的熱愛。

      邊遠地區、落后地區、民族地區、生態脆弱地區……這些都是草原牧區的共同特征。與農業相比,牧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更弱;與農民相比,牧民的增收渠道更單一;與農區相比,牧區統籌城鄉發展的難度更大。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從牧業長遠發展看,有利于促進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保障畜產品的有效供給;從增加牧民收入看,可彌補牧民因保護草原而減少的收入;從統籌城鄉發展看,可有力增強牧區發展后勁,推動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從維護民族團結看,有利于促進邊疆穩定和民族團結,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相關專家表示。

      此外,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政策措施還包括,加大對牧區教育發展和牧民轉移就業培訓的支持力度,提高牧區教育水平,促進牧民轉移就業;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等等,體現了對牧民生活水平的重點關注。

      “草原的生活,溫馨浪漫豐富又多彩。”明年1月1日起,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將正式實施,有了這一真正關心牧民利益的機制,讓人們有理由期待:將來的草原更美麗,牧民的生活更美好。

    相關文章

    《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技術指南(試行)》的公告

    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技術指南(試行)》的公告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監督,規范和指導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工作,......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效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資源環境領域系列研究報告。報告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湖泊、濕地、山地、西北干旱區、東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效。中國科學院組織相關院屬單位,在長期系統性工作基礎上,......

    這一年,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全國空氣質量指標在歷史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后,空氣質量繼續......

    生態環境領域水環境專場舉辦

     報告嘉賓北京環境科學學會供圖12月20日,2022年首都前沿學術成果系列報告會——生態環境領域水環境專場在線上舉辦。報告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

    《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的通知

    名稱關于印發《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0分類土壤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2-06文號環辦土壤函〔20......

    關于開展2022年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征集活動

    名稱關于開展2022年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1分類水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2-06文號環辦水體函〔202......

    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征求意見稿)征求

    關于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編寫工作,我部組織修訂《環境保護標準編制出版技術指南》(HJ......

    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一年來取得階段性進展

    橫跨岷山、秦嶺等山系,海拔高差近6000米,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不僅生活著1340只野生大熊貓,還分布有川金絲猴、紅豆杉、珙桐等野生動植物8000余種,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之一。自去年10月正......

    凈水技術丨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評審結果公示

    按照《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環辦水體〔2021〕28號)有關要求,近期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