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球腫瘤的發病率正在呈現迅猛增長趨勢。《2018年全國最新癌癥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1800萬新增癌癥病例及960萬癌癥死亡病例中,我國新增病例數占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占229.6萬例。
放射治療是消滅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我國放射治療設備不足,高端設備依賴進口,影響腫瘤治療的整體效果。
龐大的癌癥患者基數與治療設備的匱乏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表示,治療癌癥的基本原則是盡最大可能殺死癌癥組織,保護正常組織。但早期放療方式由于設備精度不足、“敵我”不分,使大眾對放療產生恐懼心理。過去十年間,放射治療設備的精準度突飛猛進,讓精準照射腫瘤成為可能,也讓癌癥的治療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這一重要癌癥治療方法在歐美已經用于70%的癌癥病人治療當中,在國內大約只有20%,是歐美的1/3左右。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治療設備和醫學物理師的緊缺。
“近年來大家越來越認識到核技術治療的獨特優勢,治療技術也日新月異,但我國大型放射性裝備配置遠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在中國同輻與美國安科銳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前的座談會上,全軍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教授夏廷毅表示,我國放射治療裝備的百萬人口配置遠不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臺平均水平,僅為1.5臺。而在美國,這一數字為12臺,日本是7~8臺。
兩強合作有望使高端放療設備使用成本下降
據了解,此次中國同輻與美國安科銳簽署的戰略投資協議,意在天津設立合資公司,“經過411天的密切溝通,新公司將成為國內同時具備供應腫瘤診斷、治療放射性藥物和高端放射治療裝備的企業,以彌補我國高端放療裝備依賴進口的不足。” 中國同輻副總經理王鎖會表示。
中國同輻是國內最大的核醫學診斷和放射治療供應商,在核醫學診斷及放射治療領域處于國內領先位置。從診斷、治療再到體外檢測,同輻幾乎擁有國內所有的放射性藥品文號,并且擁有3個放射性藥物研發生產基地、10家區域性放藥中心、26條放射性藥品GMP生產線。“可以說,放射性藥品是同輻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部分。而與安科銳在體外放射治療設備上的合作讓同輻得以‘內外兼修’。”王鎖會說。
據了解,美國安科銳擁有世界領先的放射腫瘤治療技術和產品,其研制的Cyber Knife (X射線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俗稱“射波刀”)和Tomo Therapy(螺旋斷層放療系統),能夠實現放射劑量的理想分布和精準控制,以提高腫瘤治療的適型性,并且盡量避免對于健康組織的放射照射。
在放射治療中,高昂的設備成本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療成本,成為普通家庭難以承受之重。王乃彥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此次合作有望實現安科銳高端放療設備的國產化,使放療成本降低,讓更多的中國臨床醫生‘利器’在手,也讓更多的百姓受惠于高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