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研究人員利用“中國天眼”,首次探測到了致密雙星系統中等離子體的極端湍流現象,為“黑寡婦”脈沖星的掩食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天文學專業學術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毫秒脈沖星是一類速旋轉的中子星,其自轉周期僅為幾毫秒。毫秒脈沖星中有一種特殊的類型,由毫秒脈沖星和低質量恒星組成的致密雙星系統,由于伴星正在被脈沖星強烈地輻射蠶食,天文學家們戲稱它們為“黑寡婦”脈沖星。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射電天文數據處理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生白俊濤、支啟軍教授和西悉尼大學的代實博士,基于“中國天眼”的觀測,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北京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黑寡婦”脈沖星B1957+20的掩食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黑寡婦”脈沖星之前沒有觀察到的掩食新現象并揭示了其物理機制。
研究人員利用“中國天眼”的超高靈敏度觀測數據,首次探測到了“黑寡婦”脈沖星B1957+20掩食區域附近的射電脈沖散射現象,并且發現:越是深入掩食中心,脈沖星輻射出來的射電脈沖輪廓變得越寬,散射越強,最高達到0.2毫秒。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俄亥俄州立大學的PierreAgostini,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 FerencKrausz 和法國/瑞典物理學家 AnneL’Huilli......
FerencKrausz、AnneL’Huillier和PierreAgostini(從左至右)。圖片來源:ALEXANDRABEIER;BERTILERICSON;MICHELEULER10月3日,......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沖星快照(GPPS)巡天”中新發現了76顆偶發脈沖星。該團隊還利用FAST對國際上已知的59顆RRAT......
貴州的那口“大鍋”又有新發現。利用中國天眼(FAST),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脈沖星輻射新形態——矮脈沖輻射,并揭示了脈沖星輻射瀕臨熄滅時其磁層結構基本不變的物理事實。更重要的是,這種脈沖星輻射形態是國際上......
北京時間8月1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天文》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的新成果,該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探測并解析了一批脈沖星B2111+46磁層中零星雨滴般......
生物啟發脈沖神經網絡架構有望通過模擬人腦的高算力、高并行度、低功耗等特性,解決馮·諾依曼架構存儲墻和能效瓶頸等問題。然而,面向構建脈沖神經網絡的神經形態硬件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基于傳統CMOS的神經......
雜志封面。(課題組供圖)FAST從兩個具有射電持續源的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FRB20121102A和FRB20190520B)探測到圓偏振的藝術想象圖。(課題組供圖)12月26日,《科學通報》作為封面......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揭示了銀河系星際介質前所未見的高清細節。科研人員在搜尋銀河系內脈沖星的過程中,同步記錄了星......
脈沖信號發生器是信號發生器的一種。信號發生器按信號源有很多種分類方法,其中一種方法可分為混和信號源和邏輯信號源兩種。其中混和信號源主要輸出模擬波形;邏輯信號源輸出數字碼形。混和信號源又可分為函數信號發......
近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有新發現。中國科學家日前利用“中國天眼”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圍天區的氫原子氣體進行成像觀測,發現了1個尺度大約為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