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頻道報道,我國科學家近日在我國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實驗快堆首次實現臨界,我國進而成為世界上第8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
快中子反應堆(簡稱快堆,以下同)屬于全球第四代核能系統技術的應用,與目前運行及正在建設的第二代、第三代核電站相比,其形成的核燃料閉合式循環,可以使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至60%以上(現有核電站只有1%,也就是提升了60倍)。
由于利用率的提高,相對較貧的鈾礦有了開采的價值。就世界范圍講,可采鈾資源將因此增加上千倍。以目前探明的天然鈾儲量推測,快堆的使用可以使鈾資源可持續利用3000年以上。
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公示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完成。本年度共收到申報核能科技獎項目292項,其中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264項、企業技術創新工程......
近日,中核集團海水提鈾海試平臺建成投用并首次對外開放。同日,以“協同創新·開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度海水提鈾技術創新聯盟理事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海南召開。蘭州大學成為新加入的五家聯盟單位之一。天然鈾......
對于日本來說,本身就非常的缺能源,所以核能是他們非常依賴的,疊加今年全球能源危機。日經新聞11月28日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關于今后核能政策的行動計劃方案,其中包括“推進開發和建設采用新安全機制的......
11月1日,主題為“核能創新·零碳未來”(NuclearInnovationforZero-carbonFuture)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The23rdPacificBasinNuclear......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9日在第二十九屆國際核工程大會上表示,隨著中國“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能源安全戰略的深化落實,核能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王壽君在大會開幕式上說,核能作為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已成......
海水中鈾的蘊藏量超40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從海水中有效提取鈾將助力我國核工程領域長久發展。然而,由于海水中的鈾濃度相對較低(~3.3ppb),因此,開發出選擇性好、吸附容量高、可重復使用......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重大項目建設捷報頻傳。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電解水制氫、核能熱電聯產、地熱供暖等清潔能源應用穩步推進,清潔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和中國核電發展中心在京聯合舉辦山東海陽核能供暖二期工程投產暨“暖核”科普活動啟動儀式,發布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供熱品牌。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余兵在會上表示,山東海陽核能供暖......
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正式投產,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品牌亦同步發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在北京的投產儀式上表示,......
從鈾礦開采、核燃料加工、核能發電、乏燃料處理到核廢料處置的整個過程中,鈾(U)都將不可避免地進入到環境系統,給生態環境系統和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直接危害和潛在威脅。環境系統中,U主要以+6和+4兩種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