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3日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年春季國際高峰會議4月1日-2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余劍鋒表示,福島事故以來,社會公眾對核電安全發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核電的發展正在復蘇。
我國核電發展迅速 但占比仍較低
余劍鋒介紹,2018年,全球在建核電機組54臺,總裝機容量5501.3萬千瓦,分布在17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核電發展的重心正在從傳統核電大國轉向新興經濟體。我國作為核電大國之一,2018年以來共有8臺核電機組相繼建成投產,目前還有11臺核電機組正在建設之中,在建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球領先。
“中國是推動三代核電發展的主要國家。”余劍鋒表示,中國已經投入運行和正在建設的三代核電機組已經達到 10 臺,占世界三代核電機組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在四代核電創新領域,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已經進入安裝調試的最后階段,明年上半年將建成投產。
盡管如此,中國的核能發展依然還存在著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從總量上看,目前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僅占全國總發電裝機規模的2.3%,核電發電量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2%,遠低于10.3%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的核電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余劍鋒說。
核電是我國能源轉型的現實選擇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表示,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十分嚴峻,環境容量和資源瓶頸已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剛性約束。我國能源必須向綠色、低碳轉型,這就需要大力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劉寶華說,煤炭消費占比59%,發電量中煤電占比70%,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左右。“要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2030年占比20%的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
在非化石能源中,核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劉寶華表示,核電能量密度高,適合承擔電力基荷,有利于改善能源與負荷分布的空間結構,形成更為安全的電網結構,更好地促進風、光等新能源消納,對優化能源整體布局、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在能源、電力發展的大格局中,研究制定新一輪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劉寶華說。
我國核應用年產值數千億 未來前景可期
核能猶如普羅米修斯之火來到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核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工業農業、醫療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近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核技術應用的研究與開發,產業化規模近萬億美元。”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張建華介紹,中國核技術應用已在輻照加工、核醫學、公共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特別是近年來,年增長率均超過20%,年產值達數千億元。
“但現階段,中國核技術應用產值仍僅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0.4%左右,遠低于核能發達國家3%的水平,發展潛力巨大。”張建華表示,今后,中國將繼續壯大核技術應用產業規模。重點在醫用同位素、放射性診療設備、輻射誘變育種、害蟲防治等領域擴大應用范圍。打造一批應用前景廣闊,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核技術應用產業品牌。
三代核電成本偏高 亟待規模化
會上,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聯合編制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發布。
報告就未來我國核能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與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首批三代核電項目陸續投入商運,但因新技術研發及示范的各種代價等原因,首批三代項目建設成本高,項目單位造價明顯高于二代改進型核電。
同時,報告認為,隨著后續設計固化與優化、設備國產化、建造標準化,近期批量化建設的三代核電項目造價可大幅降低,遠期規模化建設后的三代核電項目在單位造價和上網電價上能夠逐步接近二代改進型核電的水平。
隨著我國三代、四代核電的加快建設,報告分析稱,2030年前,我國核電發電量將有望超過美國和其他國家;核電在我國發電量中的占比將從現在的4.22%上升到2035年的10%左右。
曹軍文(左四)與導師于波(左五)“作為清華的博士畢業生如果我們都不去為國家的發展做一點事情的話那這項工作要讓誰去做呢?”曹軍文的導師、核研院研究員于波常以這句話來勉勵學生曹軍文說“導師的教導對我產生了......
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公示2023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完成。本年度共收到申報核能科技獎項目292項,其中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264項、企業技術創新工程......
近日,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認證的“上海市生物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在探實生物正式掛牌成立。為了解決爆發增長的生物醫藥產業帶來的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缺口,探實生物與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合作,利用已......
對于日本來說,本身就非常的缺能源,所以核能是他們非常依賴的,疊加今年全球能源危機。日經新聞11月28日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關于今后核能政策的行動計劃方案,其中包括“推進開發和建設采用新安全機制的......
11月1日,主題為“核能創新·零碳未來”(NuclearInnovationforZero-carbonFuture)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The23rdPacificBasinNuclear......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9日在第二十九屆國際核工程大會上表示,隨著中國“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能源安全戰略的深化落實,核能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王壽君在大會開幕式上說,核能作為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已成......
2022年8月3日,由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重大項目建設捷報頻傳。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電解水制氫、核能熱電聯產、地熱供暖等清潔能源應用穩步推進,清潔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和中國核電發展中心在京聯合舉辦山東海陽核能供暖二期工程投產暨“暖核”科普活動啟動儀式,發布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供熱品牌。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余兵在會上表示,山東海陽核能供暖......
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正式投產,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品牌亦同步發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在北京的投產儀式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