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六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在珠海召開,隨著航空運輸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環境壓力,民用航空發展面臨減排與降噪形勢嚴峻。為應對這一問題,中國民用航空在新型飛機研發中重點發展綠色技術,并取得明顯成效,未來的大型民航客機都將是“綠色飛機”。
航空運輸快速發展帶來巨大環境壓力。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史堅忠說,航空運輸將是未來近40年內世界增長最快的交通方式,航空運輸所帶來的石油資源消耗非常巨大,而且與日俱增。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統計,目前航空運輸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運輸業總排放量的13%,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如不采取其他措施,未來40年航空運輸產生的排放占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將增長至3%,造成氣候變暖的影響比例將增至5%。
民用航空減排與降噪要求形勢嚴峻。史堅忠說,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哥本哈根大會期間公布了航空業最新減排目標:即到2050年,全球民航業的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從2010年到2050年,航空燃油效率每年提高1.5%。而國際環境保護委員會準備在2013年發布新的民機降噪目標是到2028年民航客機有效感應噪聲標準比當前低20分貝以上。“歐盟還從2012年1月1日起,將國際航空運輸業納入其碳排放交易體系。全球航空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耿汝光說。
環保壓力推動“綠色飛機”技術發展。耿汝光說,為達到環保要求,國外航空企業正將生物燃料、低排放、低噪音、執行全球統一環保準則等一系列措施和技術逐步應用于實踐,環境、健康和安全已經成為新技術、產品和流程開發過程中優先考慮的重要因素。
面對挑戰,中國航空企業也在努力打造綠色航空產業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是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該公司當前的主要產品“C919”是中國繼“運-10”后自主設計的第二款國產大型客機。史堅忠說,“C919”采用先進的動力裝置、低噪聲設計技術后,碳排放將大幅下降,噪聲也將縮小75%,并可為航空公司降低10%的直接運營成本,為8到20年后的民用航空市場提供節能、降耗、減排、環保的商用飛機。
耿汝光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計劃在2030年前,達到民用客機的氮氧化物排放降低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0%、噪聲降低5到10分貝的目標。為滿足我國第二代大型客機的環保要求,中航工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2009年還在上海成立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公司,專門承擔我國大型客機發動機項目的承制任務。
有關專家表示,這一系列跡象顯示,未來我國的民用大飛機將實現“綠色飛機”的目標。
記者7月23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我國載人登月火箭主發動機7月22日在該院鳳州試驗區試車,取得連續成功。據悉,該發動機采用先進的液氧煤油作為燃料,由現役長征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使用的大推力液氧......
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由銀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制,衛星配置了數......
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四象01~03星、銀河航天靈犀03星共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四象01~03星主要用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已......
從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我國載人登月火箭長征十號的主發動機昨天又完成了一次點火試車,驗證了火箭飛行任務對發動機的全部要求,為發動機技術狀態固化、產品技術基線確立、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此次試車的發......
中國空間站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申報系統于北京時間2023年7月20日上午正式開通,正在空間站執行任務的我國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發來邀請,誠邀科技界同仁一起到“天宮”做實驗。為促進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應用、空......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月面科學載荷方案的公告》指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經啟動實施,計劃先期開展無人登月飛行,并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2023年7月12日9時00分,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后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火箭由此成為全......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3年3月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如下: ......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在太空中進行在軌測試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下簡稱“碳星”),以模型形式與公眾見面。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抓總研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