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北京啟動。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副局長許小峰為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副局長宇如聰出席揭牌儀式并講話。
鄭國光許小峰為該中心揭牌。
鄭國光許小峰為該中心揭牌。
宇如聰出席揭牌儀式并講話。
宇如聰指出,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落實《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的要求,又是推進現代氣象觀測業務、提升自動氣象觀測能力的重要需求。他希望,其發展方向要以《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為指導,努力適應氣象觀測自動化和現代氣象觀測業務的要求;其發展目標要著眼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吸收、掌握國際先進的氣象探測工程技術;在完善中國氣象探測技術規范、標準方面進一步發揮主導作用;努力搭建中國氣象探測集約發展的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努力構建成中國氣象探測人才隊伍成長的中心。同時,他強調,要進一步完善中心的運行機制,明確適度的短期目標和長期努力方向,多渠道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規范管理、嚴格制度、嚴肅紀律。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加強氣象觀測技術、觀測方法和儀器設備研發等工作,提高氣象科技對觀測業務的支撐能力。其組建方式為,在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探測技術研究室(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試驗基地)的基礎上組建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作為氣象探測中心的處級業務機構。
新成立的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依托氣象探測中心,共享相關氣象儀器研發單位、企業的技術資源,按氣象部門重點開放實驗室方式進行管理,采取“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并負責提出氣象探測設備的功能規格需求書、技術標準、數據格式和協議以及氣象觀測業務的規范和流程等,承擔著氣象探測設備的考核、比對,氣象探測領域重大和關鍵技術設備的研發工作等。
近日,中山大學與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在中山大學南校園簽訂共建陸面和海洋數值模擬創新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記者獲悉,雙方聯合成立實驗室將主要開展陸面過程模式、海洋浪潮流模式等相關研究,包括陸面過......
今天(3月19日),“中國氣象局流域強降水重點開放實驗室”在湖北武漢揭牌成立,該實驗室將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氣象發展長遠規劃以及長江流域氣象保障業務需求,通過開展長江流域暴雨觀測野外科學試驗、暴雨......
3月18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反映中國在全球氣溫和降水、大氣環流系統、海溫、積雪和海冰監測等方面的新成果、新進展。在《報告》編制過程中,中國氣象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808.shtm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17日,中國氣象局印發《人工影響天氣“播雨&rdq......
有這么一個地方地處華北腹地,距北京、天津各100公里被國家定位“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它,就是雄安新區!1月7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宣布在河北雄安新區設立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設......
11月18日,中國氣象局批準新建一批部級重點實驗室。此舉旨在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完善中國氣象局重點開放實驗室布局,構建氣象戰略科技力量。中國氣象局重點開放實驗室是開......
9月25日,天津大學召開學科交叉中心揭牌儀式暨學科交叉中心建設研討會。教育部、天津市、天津市教育兩委、天津濱海高新區、兄弟高校有關領導,以及天津大學校領導、有關專家、各相關部處、學院代表參加儀式。據介......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從7月21日至8月30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高溫預警,其中連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12天。8月30日下午,中央氣象臺解除高溫預警。在這備受“炙烤”的41天里,有多少城市的最高氣溫突......
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8.7天,較常年同期偏多3.6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今年高溫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第三強,僅次于2013年和2017年。在中國氣象局8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黃垚)中國氣象局3日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顯示,1961年至2021年,我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5.5毫米,且年際變化特征明顯。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