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今天(10日)說,我國氣象災害占自然災害總量的70%左右。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幾率不斷增大,氣象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和不可預見性日益突出,風險日益增加,而公眾防范氣象災害的意識還比較薄弱,甚至缺乏常識。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四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許小峰今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是全球氣候變暖特征最顯著的國家之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幾率不斷增大,氣象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和不可預見性日益突出,風險日益增加。受氣候變化影響最明顯的氣象災害是洪澇和干旱。降水分布不均、氣溫異常變化等因素可能導致洪澇、干旱等災害增多。
每年,我國70%以上的國土、50%以上的人口以及80%的工農業產地和城市,均不同程度受到氣象災害的沖擊和影響,受臺風、暴雨、干旱、沙塵暴、雷電、冰雹等重大氣象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
許小峰說,目前我國公眾防范氣象災害的意識還比較薄弱。今年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氣象部門將組織倡導公眾開展“四個一”氣象科技知識普及活動:閱讀一本書籍、觀看一部影視作品、分享一次避險經歷經驗、進行一次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
許小峰還介紹,從2009年起,國家級和省級氣象部門陸續開通了氣象服務官方微博,截至去年底,省級氣象服務官方微博達41個,全國氣象微博粉絲超過700萬。微博已經成為市民獲取氣象信息的重要途徑。
截至去年底,全國手機短信定制用戶已接近1.3億,全國氣象部門汛期平均每天為100萬防汛責任人免費發送氣象短信。去年全國接收到手機預警短信的公眾共計約40億人次。
根據氣象災害嚴重程度,從低到高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平時,我們也應該留心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掌握一些氣象和氣象災害防御的小知識夏季是強對流天氣多發的季節。通過準確、及時的預警,幫助公眾更好防范災害......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消息,5月12日,在全國天氣會商后,中國氣象局結合當前南方強降水形勢,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化、再落實。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會前對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配合......
今天(12日)9時,福建省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要求有關單位嚴格按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做好應急響應及各項氣象服務工作。今天7時,福建省......
科技日報記者2月21日午間從云南省氣象局了解到,云南省氣象臺2月21日9時30分已將寒潮藍色預警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過去24小時,昭通、曲靖、昆明、玉溪東部、紅河、文山、迪慶出現低溫雨雪天氣。預計未來......
微博三季度營收6.074億美元,市場預期5.93億美元,上年同期4.657億美元;凈利潤1.82億美元,市場預期調整后凈利潤1.90億美元,上年同期1.529億美元。微博預計第四季度以恒定匯率計,收入......
6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干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自6月......
專欄作者、81歲的林之光先生認為,自己一生學術研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便是在“氣象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方面開始了系統研究。自本期起將開啟“中國氣候影響傳統文化”系列,記述林之光在此方面研究的5次認識飛躍,......
從12月16日起至21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了今年以來最持久最嚴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6省市深陷“霾”籠、40個城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23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17個城市發布橙......
資料圖。富田攝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曾鼐)23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三審《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修改二稿)》,維持“霾”入法,將霾等氣象災害納入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在......
北京近日擬立法將霾和暴雨等一同列入氣象災害范疇,看似為治霾提供了一層法治保障,實則混淆了不同性質的問題,對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危害甚大,對此,須有深刻清醒的認識。積極治霾,多重路徑探索無可厚非,但將霾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