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宛曉春教授研究團隊,聯合深圳華大基因等單位,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中國種茶樹的全基因組信息,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世界主栽茶樹分屬兩個變種:即中國種和阿薩姆種,前者葉小,分布廣泛,適制綠茶等六大茶類;后者葉大,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適制紅茶和普洱茶。研究團隊以國家級茶樹品種舒茶早(中國種)為材料,用二代和三代測序技術對其進行測序,采取雜合組裝策略,獲得覆蓋基因組93%區域的高質量序列草圖,注釋出33932個高可行度的茶樹基因。研究發現,茶樹祖先種大約在8000萬年前與獼猴桃物種發生分化,繼而又分化形成中國種和阿薩姆種。
茶樹中豐富的兒茶素、茶氨酸、咖啡堿和萜烯類等特征性化合物,賦予茶葉獨特的風味。研究發現,茶樹基因組發生過兩次全基因組復制事件,最近一次發生在3000萬—4000萬年前,導致了與兒茶素類物質和咖啡堿生物合成相關的基因拷貝數顯著增加。兒茶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復雜的轉錄調控,許多與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相關的轉錄因子都與兒茶素含量高度相關。比較基因組分析發現,萜烯類等物質的合成酶基因拷貝數在茶樹基因組中也發生顯著擴增,有助于增強茶葉的香氣。這些發現首次從基因組層面系統闡述了茶葉中富含獨特的風味物質之謎。
這一成果對促進山茶屬植物的物種進化、茶葉風味物質形成機理、分子育種、茶樹種質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研究,以及茶文化的繁榮與傳播等具有重要意義。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多次雜交與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葉下珠科復雜的物種形成歷史。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雜志》(ThePlantJournal)。葉下珠科......
記者6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生物轉錄組與代謝組創新團隊發表了首個人參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解析了人參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園......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人體中發現了100多個可能影響血壓的基因組新區域,并確定了幾個與鐵代謝和腎上腺素能受體有關的風險基因座。這些見解有助于發現潛在的血壓藥物靶點。NIH領導的研究發現,遺......
日前,記者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近期聯合西藏農牧科學院等多家科研機構,在藏綿羊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選擇位點。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該位點包含一段較為復雜的結構變異。這一發......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茶葉創新團隊龔春梅教授課題組以“陜茶1號”為研究對象,運用細胞生物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手段發現發育相關轉錄因子CsREV通過差異塑造葉片和莖桿之間的木質部格式共......
本報北京4月9日電(記者楊舒)對葉榕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基因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發布首個對葉榕的完整基因組,修正了此前學界對其基因組測序繪......
海鷗與丹頂鶴、老鷹與貓頭鷹,這幾組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鳥類,不久前剛認上親。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張國捷教授聯合國內外學者,正在組織收集世界上現生一萬多種鳥類的基因組及形態信息,旨在構建起鳥類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