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11 14:17 原文鏈接: 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人”

      12月30日,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人”。經過專家初選,網絡投票和專家終評,評選出“十大科學傳播人”。以下為最后入選10名科學傳播人名單。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陳君石

      身份: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領域:食品安全

      陳君石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營養和食品安全專家,作為我國食品毒理學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在食品安全領域備受尊重。他一直努力構建政府、科學家和媒體之間良好的溝通機制,是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最早的倡導者和引路人。在我國當前錯綜復雜的食品安全環境下,他意識到,公眾得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中間存在嚴重的不對稱,于是,從反對“妖魔化”食品添加劑、解讀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再到力挺轉基因食品,他長年通過各類媒體和科普講座,解答公眾對熱點食品安全事件的疑惑,勇于還原事件真相。他敢言能言,犀利的觀點中,展現了一位科學家應有的時代擔當。

      2.鄧濤

      身份: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

      領域:生物

      鄧濤研究員以深厚的科學研究背景為基礎,長期持續不斷地開展古生物地層學方面的科普工作,以深入淺出、科學嚴謹的表述將在古生物學、進化論、地質學等方面近年來取得的新知迅速及時地傳播給廣大公眾。他積極參與各地眾多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建設,如中國古動物館、上海科技館;以獨著的形式出版了《追尋遠古獸類的蹤跡》和《西行札達—發現冰期動物的高原始祖》兩本科普著作,并在雜志、報紙、書籍上發表90多篇科普文章;他主講了大量科普報告,直接向廣大公眾進行古生物學、地質學、進化論等學科知識的傳播,同時通過擔任撰稿人、科學顧問、采訪嘉賓等角色,參與創作了一系列古生物專題科教片。他的科普活動以化石研究為主要載體,宣揚了科學自然觀和辨證唯物史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范志紅

      身份: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領域:食品健康

      她是十多家報刊雜志的特約專家及專欄作者,先后給40多家報刊雜志撰寫食品營養方面的文章600多篇。她在“健康北京”“萬家燈火”等全國多個健康類電視欄目作為主講嘉賓出鏡近二百集。哪里有食品謠言,哪里就有范志紅戰斗的身影。她出版的15本食品營養科普著作,從營養專家、消費者的雙重立場出發,結合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解答了大眾關心的日常飲食問題。從大蒜到植物油到關東煮,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到海里游的,她將食物里的營養知識娓娓道來。她還身體力行,以最健康的形象示范“吃貨有道”,潤物細無聲地促使人們在飲食習慣上做出改變。

      4.李光

      身份:黑龍江省知名校外科技輔導員

      領域:航天航空

      從事科學傳播工作20多年,10年在基層從事青少年科普工作。李光是中國宇航學會科普處認定的宇航小技師高級培訓導師,先后組織承辦過四次國家級宇航小技師導師培訓,培訓科技輔導員二千多人,培訓宇航小技師三萬多人,三次帶領中小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體驗活動,隊員個人獲獎達一千多人次。他自費建立了全國首家社區航天科技體驗館,擔任當地社區航天火箭模型賽賽前指導,組織社區航天科普講座,為青少年講解了我國 “神舟號”系列火箭模型和“天宮一號”對接“神舟九號”的有關知識,組織航天火箭模型制作比賽和放飛實踐比賽等。由于他對航天火箭的癡迷,在網上也被稱為“火箭李光”。

      5.李淼

      身份: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領域:物理

      他可能是寫詩的人當中物理學得最好的。他在網絡上擁有幾十萬的粉絲,從博客“閑談物理”到微博再到專欄文章,唯一不變的是他用講故事甚至是談八卦的方式講科學道理。他縱論熱點事件,愛在網絡平臺上與網友互動,樂于將自己關于物理的思考傳播給公眾。他的文章中,學術名詞可能冷僻,卻他總能用一種生動有趣的口吻談物理。他出版的《三體中的物理學》從科幻出發帶領讀者領略有趣、深遂的物理學,另一部科普作品《越弱越暗越美麗》則從生活的最細微處著手,講述物質世界中簡潔又美麗的法則。他讓公眾看到了物理學家感性、多情的一面。李淼,用才情為科學代言。

      6.馬冠生

      身份: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

      領域:食品健康

      作為專業學者,馬冠生的食品營養與健康科普既權威又“有料”,作為中國營養學會的理事,他做科普工作充滿熱情又接地氣。馬冠生一直戰斗在普及營養與健康知識的最前線,他較早地利用媒體、自媒體進行營養和食品安全科普。他在微博上堅持每日更新熱門話題“每日漲營養姿勢”,為公眾解讀各類營養謠言,開設“馬博士談營養專欄”,利用業余時間來寫科普文章,六年多的時間里,他創作的數百篇科普文,每篇都是各大媒體爭搶的熱稿;他出版了《健康大百科》、《孩子營養午餐100例》等多本暢銷營養與健康書籍,并在各大場合開辦科普講座向公眾慷慨贈書。他是公眾心目中真正的營養大咖。

      7.饒毅

      身份: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領域:生命科學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饒毅工作并不局限于實驗室,他很早就在互聯網乃至新媒體上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他參與創辦的《知識分子》微信號,將《知識分子》打造為一個科學共同體的發聲平臺,推出優質的科普文章,以期改善中國科學文化環境,讓“科學精神進入中國文化的內核”。而在各種科學講座、論壇中,他敢于在轉基因等社會熱點話題上傳遞科學家的立場和觀點。在接受各類媒體的采訪中,他多次議論并建言中國科學教育和科研體制問題,為科技工作者發聲,重新建立起科學在公眾心中的地位。

      8.吐尼亞孜?沙吾提

      身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副局長

      領域:防震減災

      精通維、漢、英三語的他,是《漢英維哈地震學詞典》《漢英維地球物理學詞典》《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維吾爾文譯本等書籍的第一作者或審稿人;工作之余,他不但多次深入自治區黨校、新疆軍區司令部、自治區人大機關、新疆大學、監獄等政府機關、大學進行漢維雙語地震科普講座,還提議促成新疆地震部門與殘聯系統聯合開發針對特殊群體的防災科普文化產品,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增強這項事業的全民性。他為科普資源極為稀缺的少數民族邊遠地區撐起了地震科普的一片天地。

      9.王乃彥

      身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領域:核能

      王乃彥院士是第一位獲得世界核科學理事會全球獎的中國人,并參加了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和地下核試驗。如今,80歲的他不僅沒有退下科研一線,還十分熱衷于青少年的科普和培養工作。他是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俱樂部副主任,多年來,他頻繁為全國大中學生及核工作者科普核電知識,擔任各大青少年科技競賽評委,為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和能力奉獻力量,同時,他在“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等活動中還積極接受媒體采訪傳播科學理念,提出創新人才培養要“大手拉小手”等科普理念。今年8月24日,在第三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上,連續十年擔任大賽評委員主任、為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做出杰出貢獻的王乃彥院士獲頒終身成就獎。

      10.朱定真

      身份:中國氣象局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領域:氣象

      朱定真是全國觀眾熟知且信服的氣象大使。主持央視《天氣預報》和鳳凰衛視的《定真科普時間》讓他為大家所熟識。作為一位氣象傳媒人,他還是活躍在銀屏上的年紀最長的“氣象主播”,他的出現意味著權威、重要與警示。每逢重大氣象災害發生,他即受邀在各類主流媒體上解讀天氣、答疑解惑。他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與影響力,數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氣象科普工作,多年來堅持隨九三學社中央院士專家科普團深入學校、貧困地區進行科普。而在2011年,他任總策劃的大型科普電影《變暖的地球》獲得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科教片獎。另一部同樣由他擔任總策劃的宣傳片《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則被翻譯成四種語言,在歷次的“世界氣候大會”上播放。

    相關文章

    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承擔單位申報延期

    關于延長第八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承擔單位申報期限的通知各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秘書處(辦公室):2023年3月31日,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印發《關于開展第八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

    2024年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開始申報

    中國科協科普部關于申報2024年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的通知科協普函礎字〔2023〕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科普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科普部: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

    中國科協系統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開始申報

    關于開展2023年度中國科協系統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申報的通知各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秘書處(辦公室),各有關出版單位: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實施2023年度出版智庫高質量......

    2022表現突出的科普中國信息員組織單位公布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對2022年表現突出的科普中國信息員組織單位予以工作表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

    中國科協公布2022年科普中國信息員典型代表

    中國科協科普部關于公布2022年科普中國信息員典型代表的通知  科協普函信字〔202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科普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科普部,各有......

    中國科協公示財政項目專家庫入庫專家

    關于中國科協財政項目專家庫入庫專家的公示按照《中國科協財政項目專家評審管理辦法(修訂)》(科協計函綜字〔2020〕58號)相關規定,經相關部門(單位)推薦,擬將以下5名人員作為中國科協財政項目評審專家......

    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征集

    各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有關企業科協:為進一步加強科技前瞻研判,引領原創性科研攻關,打造學術創新高地,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組織動員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面向國內外科技組織和科技工作者,......

    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擬獲獎人選公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71.shtm在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獎評審委員會領導下,經初評、終評,產生10名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

    第八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人選名單公示

    按照第八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立項要求,各立項單位共遴選出第八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人選729人(不包含特殊科技領域人選)。根據《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實施管理細則》規定,現對擬入選第八......

    年度優秀中醫藥臨床案例征集遴選活動結果公布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推動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醫藥衛生科技人才評價體系,中國科協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建設“中國中醫藥臨床案例成果數據庫”,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