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一種非常清潔且可儲存運輸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備氫氣已成為一種備受關注的清潔新能源技術。無機半導體材料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光催化活性物質,通常高光催化活性的半導體都具有寬帶隙,使其只能吸收紫外光等短波太陽光,而紫外光只占太陽光全譜的5%左右,造成了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困難。因此,非常有必要發展能夠廣譜吸光并完成光催化轉化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在目前眾多方案中,由寬帶隙半導體與窄帶隙半導體所組成的Z型結構體系是實現全譜光催化的有效途徑之一。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熊宇杰課題組基于陽離子交換合成路線,構筑了一類無貴金屬的Z型光催化劑,在廣譜光解水制氫方面展現出優異的性能。該工作在線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共同第一作者是本科生袁啟宸和博士生劉東。
Z型光催化體系的能量轉換效率主要取決于兩個材料結構因素:(1)決定兩種半導體之間的電荷轉移效率的清晰界面結構;(2)提供發生還原和氧化反應位點的兩種半導體的暴露表面結構。在過去發展的Z型光催化材料中,業界往往在兩種半導體之間引入貴金屬,以提高界面電荷轉移效率。然而,貴金屬的引入不但提高了材料成本,而且有可能會在貴金屬處發生逆反應。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滿足以上兩個材料結構條件的同時,避免在其界面上使用貴金屬。
熊宇杰課題組針對該系列挑戰,以Cu7S4納米晶體為前驅物,通過陽離子交換合成路線,將其轉變為Cu7S4與g-MnS構筑而成的雙面神異質納米結構。該結構不但同時滿足了暴露表面和清晰界面結構要求,而且無需使用貴金屬即可高效完成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換。這兩種半導體的帶隙差異可以有效地實現互補型吸光,在全譜光照條件下展現出改善的光催化產氫性能。該研究進展為廣譜光催化材料的設計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也對復合光催化劑的表界面設計研究具有推動作用。
該工作的同步輻射光電子能譜表征得到中國科大教授朱俊發的合作支持。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等的資助。
無貴金屬的Z型廣譜光解水制氫材料原理圖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李燦,與研究員章福祥/副研究員祁育等,在利用寬光譜捕光催化劑構筑全分解水制氫體系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基于BiVO4可見光催化劑不同晶面雙助......
通過模仿光合作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光催化劑,可吸收光并用來驅動各種化學反應。這種被稱為生物混合光催化劑的新型催化劑含有一種捕光蛋白,可吸收光并將能量轉移到含金屬的催化劑上。該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團隊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的一項成果,吸引了國內外業界的廣泛關注。他們提出并驗證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分解水規模化制氫策略——“氫農場”策略,并創......
發展氫能的“初心”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電解水綠色制氫,但高的貴金屬催化劑用量是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楊輝團隊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戴黎明課題組合作在氫能源研......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燦、李仁貴團隊在半導體光催化劑暴露晶面的本質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觀察到光催化研究中活性晶面依賴的關系,確認了活性晶面的光催化活性差異是由不......
電解水制氫是實現可持續氫經濟的一項重要能源技術。它能夠由多種可再生能源轉變的電能驅動實現清潔、快速、集中地生產高純度的氫氣,從而實現將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勻的可再生能源轉換為穩定的化學能。電催化劑是提高......
金屬碳化物HER氫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具有來源廣、能量密度高、無污染等優點。電解水制氫是高效、綠色的制氫途徑,但嚴重依賴貴金屬Pt催化劑,亟需發展經濟、高效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過渡金屬碳化物具有類鉑的......
氫能是一種能量高、潔凈的可再生能源,通過電化學水解制備氫氣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和高敏銳教授團隊合作,研制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三元納米片電催化劑,展現出工業級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李燦與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緒緒課題組合作發展了一種固態Z-機制復合光催化劑,在可見光下將H2O和CO2高效......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鄧風研究組在二氧化鈦表面光致空穴轉移通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美國化學會志》(J.Am.Chem.Soc.,DOI:10.1021/jacs.7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