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羅小琳等科研人員,新近在研究中揭示了調控餐后血糖的新機制。研究發現,肝臟PPP1R3G基因的表達在餐后血糖調控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功能,并且這一功能與機體的進食和饑餓周期緊密相聯。其研究論文日前在線發表在最新一期《糖尿病(Diabetes)》雜志上。
據介紹,大多數動物(包括人類)在其一生中都不斷經歷進食和饑餓的周期循環。進食后以葡萄糖為主的血糖急速上升,而血糖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特征,餐后的高血糖是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并發癥的主要原因。肝臟是機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同時也是一個血糖的感受器官。動物實驗表明,進食后約1/3的血糖能夠轉化為肝糖原,從而儲備過多的葡萄糖。
科研人員發現,饑餓能在小鼠肝臟中誘導一個名叫PPP1R3G基因的表達上升,而進食后該基因表達則下降。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基因是一個蛋白磷酸酶的調節亞基,其功能是把該蛋白磷酸酶錨定在糖原上,增加糖原合成酶的活性,進而增加糖原合成。在小鼠實驗中,科研人員發現過度表達PPP1R3G后,小鼠進食后的血糖清除率明顯提高。若降低小鼠PPP1R3G的表達,其進食后的血糖清除速度則顯著延遲。因此,這一研究發現了機體在饑餓時PPP1R3G增加,進食后的短時間內,PPP1R3G可以介導肝糖原的快速合成,從而快速降低血糖。
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
隨著人類飲食習慣的西方化,目前全球各地肥胖人口的比例都在不斷增加,肥胖是一個人類面臨的迫切的健康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的風險因素,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和血脂異常等。眾所周知,可食用的活性炭能在腸......
2型糖尿病和乳腺癌似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除了共同之處外別無他物。在美國,每8名女性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中患上侵襲性乳腺癌,使其成為僅次于各種皮膚癌的第二常見惡性腫瘤。超過10%的美國人患有糖尿病,預......
文|王月丹(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藥學院王進義教授團隊青年教師涂琴博士與該校動物醫學院教授華進聯團隊合作,研發出一款負載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凍干粉功能的水凝膠,它可用于慢......
在一項新的研究關于高脂肪、高果糖飲食的最新發現之后,那些習慣性地傾向于食用漢堡、薯條和蘇打水的人可能會對他們的飲食選擇三思。具體而言,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寺崎生醫創新研究所、杜克大學、羅格斯大學......
糖尿病成為世界范圍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相關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點。日前一份關于糖尿病機理的研究,提示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與細胞因子白介素18(IL18)......
科研人員在進行正樣光譜儀低溫光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供圖■本報記者陳歡歡打地鋪,鉆睡袋,睡行軍床,幾張凳子拼一拼,甚至直接睡到會議桌上……五花八門的住宿方式,只因為這里有他們放心不下的科學試驗、......
知識價值究竟幾何?人們經常引用一句俗語回答:知識無價。一直以來,“知識無價”被認為是對知識的無上贊譽,但倘若知識果真“無價”,科研人員在追求智力勞動對應的合理回報時就會遭遇無奈與困境。無奈因為,在科研......
新華社曼谷6月8日電通訊:跨越山海的“鯨”喜——中泰兩國科研人員攜手保護布氏鯨新華社記者黃耀滕王騰任芊每年在島上近100天、出海超過200次,累計拍攝布氏鯨圖片和視頻資料超過6TB。從2016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