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浦東科技園的首個項目,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新藥創制技術保障條件建設項目”近日舉行奠基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等出席奠基儀式。
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是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在張江高科技園區中區共建的高技術領域應用研究基地,主要開展材料、信息、能源與工程等新技術,醫藥與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研究發展及人才培養。
作為中國科學院創新三期的重大項目,上海浦東科技園在園區規劃、工程立項、項目申請、人才引進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新藥創制技術保障條件建設項目”由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是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生物醫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建筑面積2.1萬余平方米,融合了創建先導化合物結構優化及化合物制備、藥效學評價、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代謝、藥物釋放系統、中藥現代化、實驗動物等新藥研究鏈中諸多技術平臺,“它的建設將大大提升藥物研究創新體系的內涵,大大增強創新藥物的研究和應用能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認為,這個項目建成后,將與已經建成的新藥篩選平臺、藥物發現與設計平臺一起,極大地提升上海藥物自主創新在全國的領先優勢,推進張江“藥谷”產業的持續發展,為上海市和全國新藥研究、生產單位提供完整配套的技術支撐和服務,為實現我國醫藥產業的持續創新和跨越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新藥研發技術平臺,上海藥物所還將與國際著名的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共同建設藥物安全性評價聯合研究中心。中心按國際先進標準建設,建成后設施和規范將獲得美國FDA以及歐洲EMEA認可的獨立審查機構的認證,實現與國際接軌,提高我國新藥安全性評價研究的水平。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2023年3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意向采購土壤生態系統分子生物學研究與分析平臺,現代農業與環境合成微生物學和生物智造平臺,總預算金額超700萬元人民幣。......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付巧妹科研團隊和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科學中心、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合作,針對青藏高原地區古人群開展的大規模、系統性古基因組研究取得......
3月17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先進能源材料工程實驗室黃慶研究員等人在國際學術雜志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Chemicalscissor-mediatedstructuraledit......
1月31日至2月2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陰和俊先后到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微電子研究所調研。陰和俊在相關單位參觀了解最新科研進展,分別聽取了各單位在重大科技任務和黨建工......
經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組織專家評審,并經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包括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岳躍民研究員在內的3位科學家近日榮獲“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學家國際合作伙伴獎”。亞熱帶生態所......
“這就好像一艘航空母艦,把研究低維量子物質需要的各種技術和設備集成在一個平臺上。有了它,我們就能攻克在這個領域研究中盲人摸象的問題,從更高、更全面的站位開展探索。”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用這樣一個比喻,......
2022年,甘肅省第十四屆黨代會提出了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行動,并在甘肅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再次強調將強科技行動深度嵌入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行動,依靠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
1月26日,中科院半導體所發布王圩院士訃告。以下為訃告全文: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半導體光電子學家王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23年1月26......
2023年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陸熙炎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陸熙炎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在上世紀50年代,他參與了我國抗菌類鏈......
2023跨年科學演講海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供圖2022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舉辦2023跨年科學演講。本次活動以“復興路上的科學力量”為主題,面向全網播出。2023跨年科學演講再度創新,連續超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