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國內首個“未來技術學院”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成立。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指出,未來技術學院將著眼于探索研發未來的、能夠重塑人類生活、工業生產、商業消費模式乃至全球經濟革命性進步的技術,及時分析科技發展的態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大幅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化能力。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丁仲禮院士介紹,未來技術是指著眼于未來的、目前尚無法跟蹤模仿的科學技術,一般具有“原創性、交叉性、顛覆性”的基本特征。成立未來技術學院,就是希望推動我國科技水平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提供支撐,加速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江雷認為,當前,我國研究的絕大部分技術,都是在別人已經研發成功的基礎上進行跟蹤、模仿并力求超越,對于處在萌芽狀態的探索性的、有可能帶來重大變革的技術卻關注很少。要實現我國科技水平“彎道超車”,迫切需要圍繞未來可能產生的變革性技術進行前沿探索,提前布局培養具有前瞻交叉思維的復合型科技人才。
按照規劃,經過15年左右,國科大未來技術學院將形成一支在前沿交叉與未來技術科教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團隊,形成5—7個在國際上獨具影響力的交叉學科或新興學科及完善的多學科交叉學生培養體系,在前沿交叉科學與未來技術領域產生若干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引領和帶動新興領域的發展。
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隊19日從蘭州出發,開始對中巴公路喀什至紅其拉莆口岸全長424公里范圍進行為期15天科學考察。本次科考旨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天、空、地相結合......
本月,兩院院士增選名單成為全國科教界關注的焦點。名單一出,上至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下至普通地方高校,幾乎都第一時間報道了相關新聞。“熱烈祝賀XX教授當選院士、XX校友當選院士”,在各大高校新聞網和官方......
近日,世界生產力科學院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了世界生產力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座談會暨院士授予儀式,世界生產力科學聯盟總裁約翰·西普與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長托馬斯·杜托文到會并為新當選中國籍院士姜俊平、李悅、儀強......
8月13日下午,海南省科學技術廳謝京廳長一行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調研國家重點實驗籌建情況并召開座談會。院領導王慶煌、郭安平、謝江輝陪同調研并參加座談。座談會現場謝京廳長一行先后到中國熱科院生物所、品資......
1月21日,2018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及團隊正式在京發布,6位個人、兩個團隊獲得這一榮譽,這也是中國科學院首次評選表彰這一殊榮。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出席并頒獎,他表示,全院廣大科技工作者......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聯合美國國家醫學院院長VictorJ.Dzau、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MarciaMcNutt在《科學》上發表一篇題為《來自香港的警示》社論,呼吁全球各國科學院攜起手來,......
今天,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正式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候選人,共有10位青年學者入選。10位青年學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本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多位學者獲......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實施,引領機關職工特別是青年同志筑牢理想信念堤壩,增強黨性意識,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機關職工讀書會于9月17日舉行專題活動,......
北京9月19日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19日發布消息稱,由該院研發的蒙古國旱情遙感監測系統,已于兩天前正式移交蒙古國家遙感中心投入使用。資料圖:衛星發射據介紹,9月17日在烏蘭巴托舉辦的蒙古國旱情......
根據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公布的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浙江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大學校長增選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除了這些校長院士,還有很多高校校長在上任前就已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