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6-10 15:49 原文鏈接: 中國第一人!985院士,榮獲國際大獎

    武漢大學官網消息,近日,李德仁院士在第24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大會上,獲得布洛克金獎(Brock Gold Medal Award),以表彰他為攝影測量、遙感和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發展作出的里程碑貢獻。

    李德仁是我國獲此殊榮第一人。

    布洛克金獎由美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ASPRS)資助設立,每四年評選一位在攝影測量、遙感和地球空間信息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是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

    此次大會是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四年一度的學術盛會,來自全球攝影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科學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者、工程師、企業家、管理人員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齊聚一堂,圍繞“遙感當下、展望未來”大會主題共謀未來發展。

    在答謝詞中,李德仁特別提及自2006年中國開始實施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這個由李德仁向中央建議成立并擔任科研負責人的項目,“使中國衛星的分辨率趕上了世界最好水平”,我國發射的資源三號(ZY-3)民用高分辨率立體測繪衛星,可以測制1:5萬地形圖;高分七號(GF-7)衛星,可以生產1:1萬地形圖產品,這些分辨率都做到了世界領先

    李德仁教授說:“其中的技術都不依賴外國。以前人家看我們0.1米,我們看人家3米,現在人家看我們0.1米,我們看人家也是0.1米。不僅如此,我們還提出了互聯網衛星、對地觀測大腦等開創性的研究方向,改變了遙感科學的面貌。沒有硬核的科技,他們不可能把獎頒給你。所以我很自豪,這個獎宣揚了中國的成就,也引導著世界的走向。”

    李德仁院士簡介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學院通訊院士,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榮譽會員,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擔任國家航天專家組成員,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高分辨對地觀測系統”專家組副組長,教育部第六屆科技委委員兼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均排名第一)。出版專著10 部,主編論文集8部;發表期刊論文4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83 篇;發表會議論文2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19 篇。

    李德仁院士是國際著名地球空間信息專家。在地球空間信息學的理論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為我國成為世界本領域三強之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80年代,主要從事測量誤差理論與處理方法研究。首創從驗后方差估計導出粗差定位的選權迭代法,被稱為“李德仁方法”。提出包括誤差可發現性和可區分性在內的基于兩個多維備選假設的擴展的可靠性理論。該成果獲1988年聯邦德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漢莎航空測量獎”。

    90年代以來,提出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的概念和理論體系。21世紀,提出廣義和狹義空間信息網格的概念與理論。領導研制了吉奧之星GIS系列產品、方略視訊系列產品和立得3S移動測量系統等高科技產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