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6-08 11:38 原文鏈接: 中國耕好“無形良田”保障糧食安全

      10臺收割機在麥田中整齊地排成一行,隨著“比賽開始”的口令響起,收割機伴著轟鳴聲在麥浪中飛馳,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入囊中”。

      這是日前在安徽省舉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阜陽市阜南賽區的比賽場景。現階段,安徽省近4300萬畝小麥的夏收工作已全面啟動。今年“三夏”期間,安徽省計劃投入聯合收割機20萬臺左右,機收率達98.5%以上,做好機收減損工作尤為重要。

      6月1日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曹集鎮拍攝的活動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劍 攝

      經過激烈角逐,農機手王廣憑借0.33%的損失率勇奪桂冠。談起減損妙招,王廣說:“首先,在收割前要給收割機做好保養,及時更換易損部件。在收割過程中,要根據小麥的稀稠程度適當調整收割速度。”

      減少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損失和浪費,是遏制食品浪費的第一道關。節糧減損就等同于糧食增產,是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無形良田”。

      近年來,安徽省強調提升收獲作業質量,效果突出。2022年全省小麥機收損失率均低于2%,農業農村部調研組多地隨機檢測損失率均在1.5%以下。

      “全市已開展‘三夏’機收減損宣傳和培訓等各類活動29場次,培訓機手5600余人,引導農戶和機手選擇適合的機具和收割時間,留意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從而降低損失率。”阜陽市農機發展中心主任武靜說,阜陽市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左右,預計可以減損糧食7000余萬斤,相當于開辟7萬畝左右的“無形良田”。

      小麥收割完成后,運輸途中的減損也同樣重要。“為降低運輸過程中的損失,農場和正規物流公司合作,在糧食裝車前給車體縫隙打密封膠,糧食裝車后再用帆布覆蓋糧食。”安徽省農墾集團阜蒙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琴表示,按照要求,糧食裝車后需要過一次磅,卸貨前再次過磅,一車30噸糧食的損失不允許超過100斤。

      阜南縣天潤糧食儲備庫是運糧車的目的地之一。這座2022年投入使用的倉庫,利用優質材料和智能管理系統,大大降低了糧食倉儲環節的損耗。

      “以前的倉庫隔熱效果不好,貼近地面和墻壁的糧食容易變質。如今,倉庫的墻體和地面使用XPS擠塑板,不但隔熱、保溫效果好,還防水、防潮,從而防止小麥形成板結。”阜南縣天潤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洪宏說。

      余洪宏介紹,糧倉裝備了電子測溫、自動通風以及環流熏蒸等智能化系統,管理人員只需在操作系統上完成設定,智能系統就能自動監測和調節糧倉的溫度與濕度。

      “這樣一來,小麥和水稻的含水量常年能夠維持在最佳標準,以前倉儲環節只能專注于保證糧食數量,如今,通過這些新技術的運用,我們能夠做到既保量又保質。”余洪宏說。

      據了解,阜南縣天潤糧食儲備庫的糧食損耗量從過去的2%下降到了現在的0.5%。2022年,糧倉儲糧11.4萬噸,與過去相比,能夠減少約1500噸的糧食損耗。

      不只是安徽,中國許多地方都在積極推動“新農機+新農技”減損: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收割機加裝北斗導航配套的無人駕駛、自主作業相關設備,糧食損耗率不斷降低;湖北省荊州市大力推廣油菜兩段機械收獲技術,將機收損失率降低10至15個百分點,全市可增產油菜籽100萬至150萬斤。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近年積極推進倉房升級改造,通過一批儲糧新技術的運用,目前國有糧食儲備企業糧食儲藏周期綜合損失率已降至1%以內,國內倉儲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未來將進一步支持建設綠色低溫倉儲設施,提高倉房的氣密性、隔熱性,推動分類、分倉儲藏。

      中央農辦負責人表示,中國聚焦全鏈條多環節開展節糧減損行動,相當于增加了“無形良田”,為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開辟了重要途徑。


    相關文章

    中方呼吁將糧食安全置于國際議程優先位置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7月12日說,如何統籌糧食安全和城鄉協調發展是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國際社會要將糧食安全置于國際議程的優先位置,并充分發揮聯合國糧農機構作用,支持各國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案。戴兵當天......

    重視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近期,受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氣候影響,世界主要水稻生產國生產受到影響,全球大米價格持續攀升,達到11年來歷史高點,國內稻谷價格也呈現同步上升趨勢。我國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大國,厄爾尼諾現象會不......

    我國耕地保護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將“合二為一”

    按中央決策部署,我國將推動耕地保護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合二為一”,目前自然資源部正會同相關部門與省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簽訂責任書。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7月1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

    我國擬立法保障糧食安全

    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該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

    中國耕好“無形良田”保障糧食安全

    10臺收割機在麥田中整齊地排成一行,隨著“比賽開始”的口令響起,收割機伴著轟鳴聲在麥浪中飛馳,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入囊中”。這是日前在安徽省舉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阜陽市阜南賽區的比賽場景。......

    中國耕好“無形良田”保障糧食安全

    10臺收割機在麥田中整齊地排成一行,隨著“比賽開始”的口令響起,收割機伴著轟鳴聲在麥浪中飛馳,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入囊中”。這是日前在安徽省舉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阜陽市阜南賽區的比賽場景。......

    為主糧增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提高水稻、玉米、小麥等主糧作物的產量,是保障國家重大需求——口糧安全的關鍵所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主糧作物的產量,過去10年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主要農作物產量性狀......

    事關春耕!國家發改委四方面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4月19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4月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當前正值春耕春播關鍵階段,保障好化肥供應事關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大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跨部門化......

    兩會聲音|科技保障糧食安全到“舌尖上的安全”

    倉廩實,天下安。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增產74億斤,再創歷史新高。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4%的淡水資源養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中國糧”的奇......

    南財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簽署諒解備忘錄

    11月17日,南京財經大學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關于加強南南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簽署協議。據悉,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基于雙方前期良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