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按慣例,揭曉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發布會在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廳”舉行。當地時間11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烏爾班·倫達爾宣布了獲獎者名單和獲獎原因。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齊拉特對記者說:“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從中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這表明中國傳統的中草藥也能給科學家們帶來新的啟發。”她表示,經過現代技術的提純和與現代醫學相結合,中草藥在疾病治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并從《肘后備急方》等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藥”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說,由寄生蟲引發的疾病困擾了人類幾千年,構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問題。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應用在治療中,使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降低;坎貝爾和大村智發明了阿維菌素,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病率。今年的獲獎者們均研究出了治療“一些最具傷害性的寄生蟲病的革命性療法”,這兩項獲獎成果為每年數百萬感染相關疾病的人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治療新方式”,在改善人類健康和減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無法估量。
2022年12月31日,科技部網站通報18起高校醫學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結果。此次通報中存在買賣圖片數據、不當署名、買賣論文、篡改數據等行為,涉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西南醫科大......
中新網廈門12月17日電(楊伏山石青青)早慢性腎臟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曉率低、預后差和醫療費用高等特點,是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之后,又一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在16日至18日于廈門舉辦的第......
近年來,AI+醫藥成為生物醫藥賽道熱點,據數據統計,過往的五年時間,近千億資金注入醫療人工智能賽道,醫療影像AI、AI制藥、醫療AI機器人(10.00-0.10%,診股)等細分賽道都在飛速發展。其中,......
王辰院士開幕式致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供圖)11月9日~11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承辦的首屆中國醫學基礎學科發展大會在北京......
“醫學人文是醫學之源、醫療之本、醫生之魂,是對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關懷!”近日,溫州醫科大學聯合地方醫學院校,發起成立全國地方醫學院校醫學人文教育聯盟,發出了“共擔醫學人文教育之責,培養新時代卓越醫學人......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格雷格·塞門扎參與合著的幾篇研究論文如今正在接受出版商的調查。此前,互聯網上已對其論文圖像的完整性產生了質疑。據《自然》報道,塞門扎任職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人造微納米機器人(又稱微納米馬達)是一種介于微納米尺度的智能動力裝置,能將外部環境能量轉化為自身運動動能,在靶向藥物輸送、精準醫療、生物傳感和環境修復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最大優勢在于可將眾多外場......
9月29日,河北省科技廳、省衛健委按照年度重點工作安排,以線上線下會議相結合方式,組織召開評估會議,對運行滿三年的首批5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運行評估。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郭玉明、二級巡視員楊建鋒以......
進入醫學院校學習的很長一段時間,石玉龍都覺得“好像還在讀高三”。繁重的課業、緊張的作息、頻繁的考試……甚至讓他有點后悔當初選擇成為一名醫學生。直到進入醫院見習,他穿上了白大褂,走進了病房,接觸了患者,......
10月6日,82歲的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獲得了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給出的獲獎理由是:“以勇氣和臨床醫生般的敏銳,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約束。”她的代表作《悠悠歲月》,也因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