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7-13 15:40 原文鏈接: 中國SCI論文數全球第二,但影響力遠遠不夠?


    啊1.jpg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查科研不端行為。不久前,神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講 《科研誠信上的不端行為和灰色地帶問題》。這是六年來蒲慕明第三次主講這門課。作為神經所研究生的必修課,這門為期三周的科研誠信課讓很多學生在科研起步階段,就認清科研誠信 “灰色地帶”。

        

       為什么中國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已經全球第二,但科研影響力卻還遠遠不夠?因為科研的質量還不夠高,而誠信則是科研質量和影響力的最基礎保障。蒲慕明在科研誠信課上提出,追求真理是科學家的信仰,最不能容忍欺騙和浮夸。科學家也應該是社會中最講誠信的群體,他們應該是維護社會誠信的中堅力量,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社會。

        

    th.jpg

        

    1.什么是 “誠實的錯誤”

        

       誠信是科研的基本規范。科學就是尋找真理,不誠信不如不做科學!今天我們開設這門課程,就是希望各位在科研起步階段就學會如何將科研做得更扎實。

        

       在美國,幾乎所有頂尖大學都會開設科研誠信方面的課程,每個研究生都必須學過這門課程。但在中國,目前還沒有看到成體系的科研誠信教育課程。

        

       隨著科學與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常在還未嚴謹地做好實驗前就搶先發表論文,實驗中有各種不確定性的因素,許多論文報道的可靠性也越來越受人質疑。最近專門有人在重復過去發表在 《自然》雜志上腫瘤領域論文里的實驗,發現其中有90%的實驗結果無法重復出來。

        

       真是有很多科學家在造假嗎?我們并不能武斷地這么說。科學家設計的實驗總是會有些局限,包括實驗條件和各種參數的選擇,這些細節可能就導致別人無法重復他的實驗,獲得同樣的結果。如果有人曾因為實驗時的設計或實驗條件選擇不當,獲得了不正確的結果,我們只能說那是“誠實的錯誤” (Honest Mistake),不能判定為  “科研不端行為”。

        

    啊2.jpg

        

    2.警惕從 “灰色地帶”滑向 “黑色泥潭”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科研不端的定義。所謂科研不端行為,是指在提議、執行和評審科研項目,或在報道科研結果時有偽造、不忠實、剽竊行為。科研則包括所有科學、工程和數學領域內基礎、應用和示范性研究。

        

       偽造是指在無中生有地捏造實驗結果、記錄,或報道這些結果。這是十分明顯的造假行為。

        

       所謂不忠實行為是指操縱科研材料、儀器或實驗程序,以及改變、省略數據或結果,使得科研結果不能準確地表達在科研記錄里。請注意,科研記錄包括了描述與科研探索的事實真相有關的數據或結果的所有記錄。不僅僅包括實驗室記錄本 (實物或電子形式)、科研計劃建議書、科研進展報告、科研雜志文章等,還包括摘要、論文、口頭報告、內部書面報告。

        

       講到這里,同學可能會想:用制圖軟件處理圖片時候,到底怎樣做是正確處理實驗數據,而怎樣就會踩到不忠實行為的紅線呢?這就是所謂的灰色地帶。比如說,一個看上去不太漂亮的實驗數據,是否可以用軟件擦掉?很明顯,只是為了圖看上去更漂亮,就直接去掉它是不合適的。科學寧可要不漂亮的真實,也不要虛假的漂亮。如果要想去除幾個數據點,應該有足夠的理由,例如實驗操作不夠熟練導致數據不可信。

        

    timgU3BS2VN5.jpg

        

       另外,在實驗過程中有很多模棱兩可的情況。如何去判斷、如何嚴格把關,就需要依靠科學家心中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這種在實驗過程中的不忠實行為很難被察覺,除非出現問題接受調查。但如果抱有那么一點點僥幸心理,試圖操縱實驗數據,引導出你想要的實驗結果,而不是忠實于事實真相,那么你很容易一步步從灰色地帶滑向黑色的泥潭。

        

       所謂 “剽竊”則是指以未適當說明來源的方式,掠奪別人的想法、程序、結果或文字,包括在評審有保密性的科研建議書或論文文稿時獲取的。很多剽竊行為是不容易證實的。明顯抄襲別人的文字比較容易發現,現在已有很多軟件可以很快查出是否有抄襲行為,許多期刊在審稿過程中都有這個程序。至于掠奪別人的想法、程序或結果,自己發表文章,雖然一時可以得逞,但科學界同行遲早會對有過剽竊行為的人有公正的評價。這種 “科學家”是不會受人尊重的。

        

       在這里我想提醒各位注意兩點:第一,如果你想說的與別人已寫出的一樣,別人寫得很好,你是不能直接使用別人文字的。別人的寫法可以學習,但是你的文章需要用自己的話。一定要用別人的文字,可以注明出處的方式直接引用。第二點是所謂 “自我剽竊”,就是直接拷貝自己或所在實驗室以前發表的文章內容,尤其是序言、討論和實驗方法,這也是不允許的做法。還有時候,作者會在自己以前的論文數據中加入一些新的數據,作為全新的數據集,在一篇新的論文中發表。這同樣是一種自我剽竊行為,如果你要使用以前的數據,一定要在文章中說清楚。

        

    3.論文署名不是禮物,不能隨意送人

        

       在科學研究中,交流(Communication)、合作 (Cooperation)、競爭 (Competetion)是最重要的 3C。真正的交流是實驗進行中的交流,能夠使各自的想法更加清晰、完善;合作則應該是有長遠眼光的,而不能搞“一錘子買賣”;競爭則應該是良性的,比如大家有類似項目時可以商量在同一雜志上一起發表。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情況是競爭破壞了交流與合作。將商業社會中的知識產權概念引入科學界,是科學走下坡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timg333.jpg

        

       既然很多科研想法從最初概念的形成,到實驗設計、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解釋、論文撰寫與修正,會融合很多人的貢獻,那么如何將不同人的貢獻在論文中體現出來?論文聯合署名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現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篇論文有一大堆作者署名,很多作者其實根本沒有什么貢獻,更多是出于非科學因素,人情往來。所以,現在有些雜志就會要求寫明每位署名作者的貢獻。我就曾看到過一個署名合作通訊作者的人,他對論文的貢獻就是提供了一個品系的實驗老鼠,而且這只老鼠還是買來的。如果這只實驗鼠是他專門為這個實驗研發花了很大的工夫培養制作的,而且這種實驗鼠是整個實驗的關鍵,那他作為作者之一還可以說得通。

        

       此外,當自己的名字作為作者之一時,就必須對論文負責。一旦論文出現問題,署名的所有作者就必須承擔起捍衛論文的任務,因為署名就代表了對論文內容的認可。現在時常可以聽到在論文出問題時,作者表示自己并不了解論文內容,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那么,我們對于同行的實驗材料的幫助怎樣來顯示呢?可以通過致謝來顯示他們的貢獻。切記,論文署名不是禮物,不能隨意送人,這是一種不良的科研風氣,是滋長科研不端行為的溫床。

        

       最后還要說一下科研不端的裁定。任何規則都是寫在紙上的,只有真正被嚴格執行了,才能顯現出它的作用。比如,判定科研不端需要由公正的學術倫理委員會經過深入調查之后才能做出,而如何處罰則應根據不同科研機構的規定。在歐美,往往一次科研不端就能讓科學家的科研生涯終結,但在國內卻還留有太多的容忍空間。例如一個因造假而被解聘的科學家竟然可以很快在另外一所高校找到待遇優厚的職位,甚至還能申請到不菲的科研經費。試問這如何對企圖有科研不端行為者產生足夠的威懾力?

        

       對一名真正的科學家而言,求真應該是他內化于心的信仰。之所以今天我們探討這些話題,是希望同學們能明白,在科研中,很多時候你都會行走于科研誠信的灰色地帶,你們的每一次選擇都會影響到今后的科研道路。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這將決定你的未來是走向光明還是黑暗。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家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堅守誠信的群體,雖然我們屬于小眾人群,但我們守護著社會的誠信良知,因為我們的職業信念就是追求真理。

        

    timgS0O1M3G8.jpg

        

    >>>龐大的刊發需求VS有限的期刊數量

        

       “之前總是聽說有人靠編輯部給的稿費生活,沒想到現在完全顛倒過來了!每年在發表論文上就要花掉我5000多元,太心疼了!”東南大學研三學生劉晨光 (化名)痛心疾首地說,對于學院的論文發表要求,劉晨光頗為無奈。

        

       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家期刊代理,表示要找人代寫代發管理類論文,客服 “蘭老師”很快便給出8家管理類期刊的名單,上面詳細列出了期刊名稱、版面、級別、收錄網站、作者最低成交價、統一代理價、引用控制率等。比如,某省級刊物,2300字符一版,代發900元,代寫發1450元;某國家級刊物則要求4000字符起發,代發3000元,代寫發4600元。而核心期刊費用很高,基本是2.5萬元以上,且要花費大概一年時間進行審核,同時還需先付一半定金。當記者詢問,是否所有的核心期刊都可以投稿,對方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當前,對教師、學術研究人員和學生的評價,好多單位用論文發表、發表在什么級別的期刊以及發表的數量等指標來衡量,這在客觀上導致旺盛的論文發表需求。據統計,國內現有學術期刊5000多種,每年刊發的論文約100萬篇,但每年專業技術人員因職稱評聘、崗位聘用等產生的發表論文的需求約為480萬篇,如果再算上龐大的在校研究生數量,那么,論文發表需求和有限的學術資源就形成了極為尖銳的現實矛盾。

        

       一面是龐大的論文發表需求,一面是有限的學術期刊數量,僧多粥少,問題就因此而生。



        

    相關文章

    大學生借AI寫論文泛濫高校紛紛立規“扶正”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熱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學生們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已越發普遍,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借助AI工具讓論文撰寫方便了很多。但在調查......

    質疑“放水”,不如追問考核“尺子”為何太少

    本科生究竟要不要寫畢業論文?不久前,一則新聞再掀波瀾。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允許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以網文作品代替學位論文,從而獲得畢業資格。這讓不少網友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質疑這一行為是“放......

    質疑“放水”,不如追問考核“尺子”為何太少

    本科生究竟要不要寫畢業論文?不久前,一則新聞再掀波瀾。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允許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以網文作品代替學位論文,從而獲得畢業資格。這讓不少網友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質疑這一行為是“放......

    受《東方快車謀殺案》啟發,他一作兼通訊發論文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徐可瑩李思輝39歲的孫亞東不久前收獲了人生第4篇Science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的標注,讓他的貢獻躍然紙上。進入不惑之年前,他扎實地立住了自己的科研人設。這也是他本人最喜歡......

    《自然》(20240926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未玖Nature,26September2024,Volume633,Issue8031《自然》,2024年9月26日,第633卷,8031期天文學AstronomyAtemperatesupe......

    對學生基礎知識和成績無要求,為了招生他拼了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溫才妃“北京大學本碩博、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成績無要求。”“實驗無需長時間重復操作。”“若每周工作15小時以上,保證發表IF(影響因子)大于4的論文(一作/共......

    上新百本期刊!科學網APP論文&基金最新活動來了

    科學網APP論文頻道上新100本期刊!科學網APP論文頻道覆蓋生命科學、數理科學、工程材料等8大領域,并細分100多個二級學科,收錄期刊1600本(持續增加中),將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論文信息,打造您......

    研究被導師抄襲:我不像學生那樣害怕學術強權

    編譯|劉如楠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導師抄襲發表,你會怎么做?作為學生,很多人可能會有所顧慮不敢發聲。但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博士后卻絕不忍氣吞聲,她在與導師溝通無果后,決定公開此事。在她的要求下,這篇論文被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回應論文圖片重復質疑

    針對有關論文圖片重復的質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肝臟外科日前作出回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肝臟外科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說明稱,8月29日,肝臟外科自pubpeer網站上得知,學術打假人......

    生物大滅絕“禍首”?最新論文探究巨型隕石來源之謎

    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最新論文,揭開疑似生物大滅絕事件“罪魁禍首”希克蘇魯伯隕石的來源和性質。在最新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從白堊紀-古近紀界線(K......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