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情緒神經環路研究的《自然》學術會議11月2日在中國廣東深圳開幕,此次為期3天的國際研討會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和《自然—神經科學》期刊共同舉辦。
過去二十多年,神經環路研究已發展成為國際神經科學/腦科學研究的核心方向之一。神經環路是指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通路,相關研究有助揭示抑郁癥等疾病的內在機制,并促進人工智能的研究。
深圳先進院較早應用光遺傳學這一神經科學研究的新技術,并依托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合作,在非人靈長類精神疾病動物模型以及該模型在神經環路的功能研究等方向取得了重要進展。2014年,該院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籌建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并將于今年11月正式建成。
生理或心理壓力應激反應引起的血糖上升是人和動物一種保守的適應性生理現象,它可以在機體遇到危險時調動能量儲備來進行“逃跑或戰斗”。然而在現代人的生活中,長期工作和生活壓力應激會導致焦慮等負性情緒發生,同......
2022年11月1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Reports發表了李家立研究員團隊的研究論文“Hyper-excitabilityofcorticothalamicPTneuronsinmPFCpromo......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朱英杰課題組在《自然》旗下期刊《分子精神病學》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為了追求美食獎賞的享樂性攝食和為了維持能量平衡的穩態攝食擁有不同的神經機制,并且證實......
17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一篇神經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來自斯坦福大學的駱利群教授和AliceTing教授聯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分析手段,可用于研究神經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組。利用這一技術,科......
11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StemCellReport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組的論文“Humanneuralstemcellsreinfo......
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腦圖譜中心在解析睡眠片段化的神經調控機制方面獲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Aserotonin-modulatedcircuitcontrols......
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腦圖譜中心在解析睡眠片段化的神經調控機制方面獲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Aserotonin-modulatedcircuitcontrols......
北京時間6月12日,神經科學領域的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Neuron),在線發表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王立平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武......
后頂葉皮層(PosteriorParietalCortex,簡稱PPC),是大腦中一個處理多種感覺、運動信息的聯合腦區,能夠接收來自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和軀體感覺系統的信息傳入,同時它的主要輸出目標是與......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徐晗教授團隊在小鼠腦部發現了一條導致社交恐懼行為的神經環路,該成果將為臨床上開發更加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理論支持。3月18日晚間,相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