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G蛋白偶聯受體(GPCRs)重要調節蛋白β-Arrestin1通過炎癥介導的Akt信號推動了肝細胞癌變。這些研究成果發布在6月16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吳斌(Bin Wu)教授和陳規劃(Guihua Chen)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原發性肝癌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幾乎相等,而中國是肝癌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盡管近年來肝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都取得了不少進展,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肝癌早期預防和篩查手段,治療方法以肝癌早期手術切除為主,同時輔以介入治療、消融治療及藥物治療等,都具有療效不確定,治療后易復發等缺點,這與肝癌的發生、發展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未明有關。肝癌的發生、發展與信號通路的調控密切相關,因此,闡明肝細胞癌變過程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和相關基因的調控,揭示肝癌新的發病機制,尋找治療肝癌新的藥物靶點,進而達到有效防治肝癌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GPCRs是已知數目最多的細胞表面受體家族,據估算人類基因組編碼了1000多個GPCRs。GPCRs能夠把多種多樣的胞外信號,包括光、嗅覺、味覺、痛覺、激素、趨化因子以及神經遞質等傳遞到細胞核內,最終調節基因的轉錄和表達。
Arrestins是GPCRs的重要調節蛋白。作為接頭蛋白和支架蛋白將與信號轉導相關的蛋白招募到被配體激活的G蛋白偶聯受體上。哺乳動物中的Arrestin基因家族包括至少4個成員:兩種視覺Arrestins的分布基本上局限于視網膜,而其他兩種Arrestins:β-Arrestin1(ARRB1)和β-Arrestin2(ARRB2)在各種組織和細胞中都有廣泛分布,尤其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和脾臟。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ARRB1(而非ARRB2)在人類炎癥相關的肝細胞癌(HCC)和癌旁組織中上調。遺傳毒性致癌物二乙基亞硝胺(DEN)可顯著誘導肝臟炎癥、TNF-α生成和ARRB1表達。研究人員發現在DEN處理小鼠中盡管ARRB1缺失不會影響肝臟炎癥和TNF-α生成,但卻可以通過抑制惡性增殖來阻止肝細胞癌變。此外,他們證實TNF-α可直接誘導肝臟ARRB1表達,促進ARRB1與Akt互作推動Akt磷酸化,而導致肝細胞惡性增殖。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ARRB1通過炎癥介導的Akt信號促進了肝細胞癌變,ARRB1有可能是肝癌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葉邦策教授課題組在DNA傳感裝置的設計及生物納米雜合系統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構建了納米機械-天然雜合細胞,賦予了天然細胞非傳統信號分子的感知、分析......
1月3日,“羅氏制藥”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1月2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宣布批準了“赫捷康”(通用名:帕妥珠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用于治療成人HER2陽性早期和轉移性乳腺......
2024年開工翌日,科興制藥海外商業化即添新品種!1月3日上午,科興制藥與西嶺源藥業關于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的國際商業化合作簽約儀式圓滿舉行。雙方達成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36個國家的獨家商業化授權與供......
法國巴黎西岱大學的JulieHelft及其同事們的最新研究表明,乳腺癌能夠在保留其自我更新能力的情況下,誘導全身的造血干細胞向髓系細胞的分化。他們使用轉錄組學分析和原位成像技術,發現乳腺癌能夠遠程重塑......
美國FDA曾在幾年前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批準10-20款細胞和基因療法。隨著這一領域在全球范圍內的迅猛發展,今年批準的細胞和基因療法再創新高,不僅朝著這一目標大步邁進,也為全球病患帶來了更多創新......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國際研究團隊將先進的單細胞技術與肺部器官樣體研究相結合,以繪制人類早期肺部免疫細胞的發展過程。他們的研究結果概述了這些細胞在人類肺部組織的發育過程中如何起到積極而密切的指導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統和呼吸系......
國際研究團隊將先進的單細胞技術與肺部器官樣體研究相結合,以繪制人類早期肺部免疫細胞的發展過程。他們的研究結果概述了這些細胞在人類肺部組織的發育過程中如何起到積極而密切的指導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統和呼吸系......
Polyplus,薩多利斯集團的一部分,已同意與韓國細胞和基因療法(CGT)的CDMOMarkHerz合作,開發以降低治療產品每劑的成本并提高質量為重點的新的CGT效率標準。團隊將通過利用Polypl......
以下是對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譯:使用于醫學成像的熒光合成染料類別,嵌入在癌細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動,誘發壞死。由于整個分子的振動持續時間不到一皮秒,這些振動的氨基青黃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濃度下干擾事物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