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于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辦“中日水稻形態建成國際研討會(China-Japan Joint Workshop on Rice Morphogenesis)”。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發育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薛勇彪研究員、中國水稻研究所錢前研究員和日本東京大學経塚淳子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
本次會議邀請中國和日本共十八位專家進行大會報告,分別就本領域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報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詞。來自中國、日本和英國的專家和研究生一百余人參加了會議。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禾本科作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模式植物。在過去五十年中,中國和日本在水稻栽培育種以及基礎研究方面均做出了杰出貢獻。隨著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推進,加強中日雙方在水稻突變體材料和重要農藝性狀相關基因研究的合作和交流,將有效推動水稻生物學的基礎研究工作。本次“中日水稻形態建成國際研討會”的召開,促進了中日水稻研究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對進一步推動遺傳發育所在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及相關學科方面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第51屆高效液相分離及相關技術國際研討會(HPLC2023)于2023年6月18日-22日星期日至星期四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來自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1240位HPLC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參加了這一盛會......
成語有云:畫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舉。但蛇真的無腳嗎?爬行動物專家認為,蛇的祖先是蜥蜴,在遠古時期,蛇是有腳的,只是在演化過程中慢慢失去了。近日,這一說法得到了進一步證實。經過5年的研究,基于大規模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997.shtm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建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省直管試點縣科技行政主管......
日前,由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26個科研單位聯合開展研究,繪制出了基于36個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相關成果于北京時間14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自主進行......
谷子即小米,起源于中國,作為糧食作物深受老百姓喜愛。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團隊,通過對谷子種質資源的基因組分析,組裝了首個谷子高質量圖基因組,系統闡明了......
密歇根州的酸櫻桃產量在全美名列前茅,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啟動了一個項目,旨在確定與酸櫻桃樹晚開有關的基因,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氣候的需要。他們首先將晚開的櫻桃樹的DNA序列與一個相關物種--桃子的......
一種50多年前收集并在實驗室中生長的單細胞藻類,原來是一個由曾經獨立的生物組成的奇怪的集合體,里面有不少于7個不同的基因組。4月27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當代生物學》。“據我所知,單個細胞中有7個不同的......
人類約有2萬個基因,僅占DNA的2%,剩下的98%是什么?這些區域如同基因組中的“暗物質”,有待科學家去發現。非編碼RNA(核糖核酸)是基因組“暗物質”中的一類重要分子,最近十幾年才被發現。它們不僅在......
科學家們發現了Spirostomum的超快收縮的分子基礎,Spirostomum是一種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運動而聞名的毫米級單細胞原生動物屬。利用從RNAi獲得的高質量基因組,研究人員發現收縮結構,即......
2023年4月25日是DNA雙螺旋結構發現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將生物學研究帶入分子時代。攜帶著生命遺傳信息的DNA,以如是美妙的姿態,于納米級的空間內,傳遞著生物世界變化萬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