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0-09 16:34 原文鏈接: “中法意西阿爾卑斯地震臺陣探測”項目啟動

      “中法意西阿爾卑斯地震臺陣探測”是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資助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日前已正式啟動。參加該項目的成員主要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法國格林諾布爾約瑟夫傅里葉大學(University Joseph Fourier in Grenoble)地球科學研究所(ISTerre)和意大利地球物理與火山學國家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Geofisica e Vulcanologia),項目由王清晨(中國)、A. Paul(法國)和S. Solarino(意大利)共同負責。

      2010年12月,中法意三國科學家曾在法國格林諾布爾進行討論,就西阿爾卑斯山深部構造進行流動地震臺陣探測的科學意義和實施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并達成初步協議。2011年9月26日,中方科學家赴法,與法國和意大利科學家就在西阿爾卑斯山布設流動地震臺陣的技術細節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形成備忘錄,詳細記錄了中法意三方對流動地震臺陣的選址、建站、布臺、臺站維護、資料回收、成果共享等問題達成的共識。三方一致同意于2012年3月開始在羅訥河谷-西南阿爾卑斯山-波河平原選址建站,并于6月底完成臺站地震儀安裝;地震探測將持續12個月,原始資料將由中方回收并進行預處理;資料和成果由中法意三方共享,報道最新研究成果的首篇學術論文將由三方共同討論撰寫,并由中方科學家為第一作者署名發表。

      9月27日至10月4日,自中法意三方的項目組成員組成考察隊,在西阿爾卑斯山進行了地質與地球物理聯合考察。在法方科學家Stéphane Guillot引導下,沿流動地震臺陣探測路線進行了構造地質進行了考察,并進行選址踏勘。在地質與地球物理聯合考察中,聯合考察隊自西向東考察了法國中央高原的羅納裂谷、西阿爾卑斯山的瓦爾里前陸盆地、外帶蒂尼推覆體、布力昂松前緣沖斷帶、內帶亮片巖推覆體、維蘇蛇綠巖、道拉瑪亞超高壓變質巖和波河前陸盆地。

      考察途中,布里昂松市副市長Raymond Cirio看望了聯合考察隊成員,并與考察隊共進野餐。他對中法合作表示歡迎,承諾對地震臺陣探測項目的選址建站等工作提供方便。法國《道芬自由報(DAUPHINE LIBERE)》的記者對聯合考察隊進行了采訪,了解到此次地震臺陣探測的科學目的是揭示西阿爾卑斯的地殼和上地幔的深部結構與新生代地球動力學。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法方Stéphane Guillot表示,即將實施的地震臺陣探測剖面長達350公里,這樣大規模的深部探測在西阿爾卑斯山尚屬首次,而中法意的合作把對西阿爾卑斯山深部構造的研究至少提前了3年。記者問及中方為什么從萬里之外來阿爾卑斯山開展研究,王清晨表示,由阿爾卑斯山至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條巨型特提斯造山帶,有共同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對這一巨型特提斯造山帶的研究已納入中方今后十年的重點研究規劃;阿爾卑斯山是世界經典的地球科學教科書,中國科學家曾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現在應回饋阿爾卑斯山,進一步豐富這一地球科學教科書。

    中法意三國科學家在西阿爾卑斯山聯合考察

    中法意三國科學家聯合在意大利踏勘選址

    相關文章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發布2024年度第2期專項項目申請通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2024年度第2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優化地球科學前沿布局,地球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4......

    投身地理心系家國——劉君德的地理人生

    劉君德81歲時登上海拔4500米的祁連山考察冰川。 作者提供劉君德(站立者)在淮南考察。 作者提供劉君德在作學術報告。 作者提供劉君德的部分著作 作者提供劉君德......

    六旬科學家藏北高原探尋地球科學奧秘

    中新網成都7月2日電題:六旬科學家藏北高原探尋地球科學奧秘記者賀劭清何浠“在常人眼里,這就是一塊尋常的石頭,但在我們地質學家眼里,每一塊石頭都記載了一段精彩的地球演化故事。它可能詮釋著曾經存在的一片海......

    研究人員基于地球物理數據揭示南海構造特征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深部地球物理團隊系統分析了大量在南海獲取的深反射/折射聯合采集數據和歷史數據,在南海地殼結構、深海盆莫霍面特征及分布、同擴張過程相關構造、裂后巖漿活動、綜合地球物理數據的處理解......

    首屆西安市中小學地球科學知識與創作科普大賽啟動

    “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樣重要,堅持科普,有助于營造創新環境,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5月28日舉行的2023年科技活動周地......

    重慶成立首個從事地球科學基礎研究的重點實驗室

    24日,重慶組建成立“重大地質事件與資源環境效應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并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該實驗室依托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直屬科研單位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建設,成為重慶市首個從事地球科學基礎研究......

    事關地球科學部!基金委征集這一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

    為了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做好項目的立項和資助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立項領域建議。一、重大項目定位重大項目面......

    基金委公布地球科學部立項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清單

    關于公布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立項的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清單的通告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實施方案(試行)》的有關規定,地球科學部將2022年度立項的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相關信息公布如下:項目名......

    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羌塘盆地演化專項項目專家名單

    關于公布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專項項目“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應”專家名單的通告根據相關規定,現將地球科學部2022年度專項項目“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應”評審組名單公布如下:陳漢林,符力耘,胡祥云,......

    中外學者共倡新地學教育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6日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召開,來自地球科學和相關學科的學者、中外大學和中小學校長共話宜居地球面臨的重大挑戰,探討教育在維護和增進地球宜居性方面的使命責任與行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