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相關專家12月20日披露,該院正在研究制訂一個深空探測的長遠規劃,以推動中國航天事業有序、高水平發展。同時,嫦娥三號任務的有效載荷已經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中科院當天下午組織專家舉行座談會,學習胡錦濤在慶祝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圓滿成功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高級顧問歐陽自遠說,中科院正在研究制訂一個深空探測的長遠規劃,中國太需要一個可以實施的深空探測長遠規劃,要認真把它做好,既結合國際發展,也結合中國特點,而且要有中國自己的創新和特色。
他認為,中科院在這方面有特殊優勢,因為無論是對月球,還是對火星、金星、小行星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而且這方面研究也最為深入,甚至相關學科在中國開始開展起來,都是中科院帶頭,“所以我覺得我們要持續發揮科學院的優勢,在學科基礎上,進一步把深空探測的目標、規劃(制訂出來)”,使其成為一個牽引,推動中國航天事業有序、高水平發展。
歐陽自遠稱,嫦娥工程之后,中國必然要走向更遙遠的深空,現在已經提出來要探測火星、金星,要載人登月,要探測小行星和慧星,要探測整個太陽系等,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需求,是國家科技總體發展要求,也是人類探索空間的必然趨勢。因此,制訂深空探測長遠規劃也更為緊迫和必要,“我們要加緊來做”。
中科院探月工程總體部主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劉曉群透露,目前,嫦娥一號科學探測數據深化研究工作正在進行,嫦娥二號衛星還在軌運行,嫦娥三號任務有效載荷已經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昨天(3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的成果,創下五個國際“首次”,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時代。從神舟飛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問探火,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的腳......
近日,中國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中國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已獲批復;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將在未來10年內陸續實施,先后開展月球南極采樣返回、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等任務。此外,全球還有許多國家正......
近日,百度與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包括月球探測、行星探測等在內的深空探測領域,開展航天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相關合作。談及百度成為“中國探月航天工程人工智能全球戰略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吳許芬與教授孔旭合作的“星系間相互作用對星系結構形成的數值計算研究”取得新進展。該項目數值計算了盤狀星系與矮星系通過偏心碰撞產生星系外環結構,分析了盤狀星系的核球-盤質量比(英文......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盧森堡大公國經濟部日前在京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一致同意,在盧森堡設立深空探測研究實驗室,圍繞太陽系資源探索和利用,開展深空探測任務協同設計和新技術研究等工作。合作備忘錄還對......
今天(1月4日),記者從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獲悉,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嫦娥三號任務探測數據科學應用研究”日前順利結題。該項目歷時三年,在月球科學、地球等離子體層、月基光學天文觀測等研究領域取得了......
9月18日,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公布了嫦娥三號“地球等離子體層特征及其對太陽活動的響應研究”研究團隊的一項新成果。其搭載的極紫外相機不僅首次實現了在月球上對地球等離子體層進行定點觀測,并在國際上......
502所的科研人員設計出了精密的溫度控制系統,通過對氙氣源溫度、加注設備溫度的嚴格控制,保證了加注過程中氙氣溫度滿足要求。當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火星著陸時,有多少國人也殷切地希望有一天我國也能完成深......
嫦娥三號任務器地正樣對接試驗。地面應用系統嫦娥三號任務演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號發射時,中國科學院嫦娥三號任務有效載荷發射場試驗隊隊員們聚在一起,看著火箭緩緩上升,欣慰地鼓掌慶祝。回憶起這三個多月......
今天,記者從負責嫦娥三號天文測量工作的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獲悉,為嫦娥三號落月之旅導航的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日前通過中科院和上海市共同組織的綜合驗收。同時,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經中科院批復同意冠名為“天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