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正值青海玉樹“4?14”7.1級地震發生一個月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5次會議,聽取并審議由中科院牽頭完成的《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報告》,研究當前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有關工作。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資環局副局長馮仁國參加了會議。
會議聽取了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樊杰的匯報。回良玉強調,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恢復重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保證安全、保護生態,不僅要讓災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上新臺階,而且要讓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上新臺階。
會議原則同意《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報告》,對評價組專家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會議指出,及時進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既是編制災后重建規劃的基礎依據,也是開展災后重建的基本前提。這次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內容全面,基礎扎實,方法科學,工作嚴謹。報告關于就地重建、局部避讓、積極設防、科學規劃的建議,關于全區總體保護、重點城鎮建設、適度復合發展、各地特色分工的地域空間布局,以及生態保育區、適度重建區、綜合發展區的劃分等重要結論,比較符合實際,對編制好災后重建規劃具有重要價值。
回良玉充分肯定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認為評價結論和建議符合災區實際,具有重要意義,應當給予高度重視。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是國家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編制的重要基礎和依據。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科院牽頭完成了國務院部署的汶川地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在災后恢復重建中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受到國務院的高度肯定。玉樹地震后,國家繼續將玉樹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指定由中科院牽頭負責,地震局、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氣象局6部門和青海省參加。中科院成立了以副院長丁仲禮為組長、黨組副書記方新為副組長的項目領導小組,由資環局負責組織實施。項目由地理資源所主持,聯合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遙感應用研究所組成100余人的應急研究團隊。地理資源所研究員、原“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項目負責人樊杰再次擔任項目組組長、首席科學家。從4月26日至5月10日,項目組科技人員同心協力,夜以繼日,努力工作,在各參加部門和青海省、四川省大力協助下,按時完成了國家交給中科院的評價任務。再一次充分體現了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急國家之所急,在關鍵時刻發揮的科學思想庫作用。
12月27日,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亞歐大陸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本底數據整編與空間化處理”項目(以下簡稱項目)2023年度工作總結會和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5月26日13時10分在青海玉樹州玉樹市(北緯32.56度,東經96.61度)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于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記者從華南農業大學獲悉,該校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盧瑛撰寫的《中國土系志·廣東卷》和《中國土系志·廣西卷》作為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
今年全國政協首設委員優秀履職獎,誕生了首批20位獲獎委員,其中至少有6位是科技工作者出身,占比約三分之一。關鍵時刻提出改造公共場館為方艙醫院的王辰院士、成功研發“新冠疫苗”的陳......
近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三個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部署,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檢測所黨委書記張國良率調研組赴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調研對接科技扶貧工作。調研組一行先后赴黑......
記者18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向陽紅10”船從舟山出發執行中國大洋54航次考察任務,赴太平洋海域開展資源環境調查。本航次經自然資源部批準,由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負責總體實施,是統籌落實自然資源部2......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人民檢察院三江源生態保護檢察室近日成立。這也是青海首家生態保護檢察室。據了解,三江源生態保護檢察室的成立,有助于提升生態環境類案件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對于三江源地區所有涉及......
近日,我國將組織實施化學地球、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兩項國際大科學計劃并適時啟動青藏高原地學研究國際大科學計劃,我國將向世界地質調查工作“領頭羊”目標穩步邁進。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研23日在全......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提出,我國要建立手段完備、數據共享、實時高效、......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提出,我國要建立手段完備、數據共享、實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