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成員單位簽約暨授牌儀式在中科院北京分院舉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與13家基地成員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科技部平臺中心副主任胡世輝,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副主任王榮彬,中科院黨組成員、北京分院黨組書記何巖等為13家成員單位授牌。
推動首都創新城市建設
今年3月,北京市全面實施《科技北京行動計劃》。該計劃是北京市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全市性行動綱領。《科技北京行動計劃》提出,要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而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則成為貫徹落實《科技北京行動計劃》的重要體現。
今年6月3日,為發揮首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優勢,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北京市科委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等12家單位簽署了聯合共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協議書。閆傲霜表示,這是首都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一項基礎工程,對于推動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意義重大。
何巖指出,北京分院加快建設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對于促進《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具有現實意義。將首都較為密集的大院大所、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向企業開放共享,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服務首都科技創新,是中科院對中央政策的積極響應和認真落實的重要舉措。
院地合作新探索
胡世輝介紹,推動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實現科技資源的整合共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實質上是科技體制的變革與創新。中科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的建設,不僅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科技部下一步平臺建設提供了借鑒。希望中科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在面向企業開發的過程中,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
對此,何巖表示,中科院歷來都重視科研設備的開放與共享,“十一五”期間中科院結合區域特點與學科共性,規劃部署了10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以推動大型儀器共享工作。同時,院地合作作為中科院特別是北京分院的重要工作內容正在扎實推進。6月12日,北京分院與北京市科委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和懷柔科教產業園建設工作被列為雙方戰略合作的重中之重。
“特別是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工作,是中科院開展院地合作的全新探索,在院內將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何巖說,北京分院系統研究所積極支持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工作,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技術和咨詢服務,讓中科院科技資源優勢成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支撐。
中科院北京分院院地合作處處長、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李靜表示,2009年,北京分院將重點通過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天津分中心和包頭分中心兩個技術轉移平臺,推動中科院科技資源向全國輻射。此外,中科院北京分院還在長三角地區建立了江山、無錫等6個工作站,下一步也將借助這些工作站推動中科院科技資源服務長三角企業需求。
良好開端
據了解,鑒于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在體制機制創新及市場化運營等方面的要求,北京分院授權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基地專業運營機構負責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基地將在3年內整合中科院京區約20億元的可開放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其中2009年將先期開放13家研究所共15.6億元的設備資源服務企業需求。
“今年上半年,北京分院推動了747臺套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共向541家企業提供了服務,合同金額達5364萬元,已超額完成了北京市科委給北京分院預設的全年任務目標。”李靜介紹。
李靜表示,要真正發揮基地的開放效果,必須加強對基地的有效管理和運營。隨著基地的全面啟動,基地在管理和運營過程中,北京分院和北京市科委將發揮其相應的指導和管理職能,通過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加強與專業中心互動以及引入專業孵化機構和二級運營服務站,充分挖掘企業需求,推動實驗基地面向企業開放。
據悉,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將深度挖掘企業需求,為研究所提供市場需求,集成各院所優勢,解決企業難題。而各研究所也將針對企業難題,作好為企業的技術服務。
何巖表示,中科院將全力支持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工作,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服務企業創新,為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做好科技支撐工作,做到讓政府滿意、讓企業滿意、讓科研院所滿意。
研究所積極響應
中科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的建設得到了各研究所的積極響應。
中科院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學和工程技術為學科背景,以技術創新與發展為主的研究機構。此前,“我們偏重基礎性研究,所以目前主要的服務對象還是高校,而針對企業單位以應用為主的研究涉及得比較少,這方面的信息也不太對稱。但隨著公共儀器設備逐步向社會開放,我們將加強與企業需求的更好對接。”中科院理化所測試中心光化學研究實驗室負責人李文研究員告訴《科學時報》記者。
據了解,測試中心擁有各種先進的分析測試設備,主要為材料研究、材料應用與器件研究提供各種先進的分析測試和評價手段。服務范圍包括:有機物分析、無機物分析、表面形貌與微觀結構分析、光譜分析與光學性能表征、計算技術培訓等。
理化所抗菌材料檢測中心前身為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檢測室,是我國第一家獨立運行的抗菌材料及其制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中心主任季君暉研究員介紹,檢測中心主要從事抗菌產品質量標準的建立、質量檢測與評估等工作,“除了國內企業,國外家電、醫藥行業的大企業基本上都在我們中心做過檢測,主要涉及健康與微生物之間關系的研究檢測。”季君暉說。
《科學時報》 (2009-6-16 A1 要聞)
更多閱讀
自然資源部關于發布深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5年度公開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依據國家科技......
剛剛,萬千人翹首以盼的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終于發布!此次分區,一些老牌1區期刊掉到了2區。去年備受爭議且被“Onhold”的一區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已被......
近日,湖北省出臺具體措施,規范概念驗證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概念驗證是從技術、市場、產業等維度,驗證一項科技成果的技術可行性,并判斷商業價值、評估......
3月1日,哈爾濱市科技局組織多名來自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的青年科技特派員,到方正縣開展助春耕活動。活動首發啟動儀式上,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與方正縣人民政府簽署了農業科技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哈爾濱市農業產業......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指示要求,2月17日上午,寧波市科技局局長、黨組書記費小琛帶隊,聯合市委人才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數據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及寧波市天使投資引導基......
近日,湖北咸寧出臺12條措施,激勵科技創新,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全面服務“5+4”現代產業體系。對在咸寧新建的國家實驗室分支機構,建成運營后按照投資總額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貼1000萬......
“1+7+N”高校院所科技政策包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在成功推出“1+7+N”惠企科技政策包后,再度發力,精心梳理的又一項科技創新政策匯編,也是推動科技政策落地落實的有力舉措。推出這一科技政策包,旨在加......
項目概況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代謝成像質譜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www.oitccas.co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5年04月03日14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一、......
根據《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和《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信息公開管理辦法》等有關要求,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將2025年度河南省重點研發專項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3月5日—......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