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14 06:19 原文鏈接: 中美監測空氣質量原理不同精度類似

    11日,石景山古城,工作人員正在調試數據采集儀器。

      日前,中外在北京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上的差異引起了爭議,其主要區別在于我國尚未將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納入監測指標。這些爭議引發了人們對北京大氣顆粒物監測的好奇。其過程是怎樣的?采用了何種技術?監測站選址的學問是什么?上周五,隨著市環保局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對石景山一處空氣質量監測流動子站進行維修,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試圖揭開北京對空氣顆粒物監測的秘密。

      - 揭秘

      流動子站須恒溫恒濕

      11日,記者來到石景山首鋼污水處理廠,廠門外停著一輛貨車,車頂有著各類采樣器。這是專為考察首鋼搬遷后,研究空氣質量變化設置的流動子站。

      所有的固定監測子站結構類似,都有一個小房子,采集裝置設在房頂,室內連著可吸入顆粒物監測儀。流動子站的外部結構是貨車,車內的精密儀器必須處于恒溫恒濕的穩定狀態。

      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中心自動監測室副主任魏強說,一個監測子站在90萬―100萬元左右,一臺測顆粒物的儀器,無論是PM10還是PM2.5,都要近30萬元。相比只測PM10的監測站,流動車還增加了PM2.5監測儀器。

      PM2.5采樣要篩選兩次

      記者見到,測定PM10與PM2.5的系統幾乎一樣,唯一的區別在于采集裝置。

      PM10的采集裝置是根黑色直管,頂著一個被稱為“切割頭”的喇叭狀圓盤,裝置對空氣中的顆粒物進行篩選,質量大一點的,直徑在10微米以上的被剔除,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繼續在直管里走,進入車內或室內的顆粒物測重儀進行分析。

      PM2.5還多了一個切割頭,讓已經被篩選出的PM10顆粒物再篩選一次,把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過濾出來,再進入分析儀器。

      魏強表示,這種兩次過濾的方法國際通用。此前也有過直接把PM2.5篩選出來的儀器,但效果并不好。

      通過振頻計算顆粒濃度

      篩選后的顆粒物,進入站內內置精密儀器的測重儀。北京目前使用的測重儀均采用微振蕩天平法,魏強取出一片直徑1厘米左右的濾膜,表面有顆粒物時,套在濾膜下方的中空玻璃管會振蕩,隨著顆粒物的增加,振蕩頻率也相應變化,最后通過頻率計算出顆粒物的質量,得出濃度。

      記者看到,流動車內的分析儀器,均從美國進口,帶有美國環保署的認證標志。

      魏強說,美國使館的監測原理與北京采用的微振蕩天平法不同,但精確度類似,均獲得美國環保署的認證。

      - 對話

      “監測站位置基本不會動”

      新京報:怎么選擇監測站點位置?

      魏強:最主要考慮站點附近沒有明顯的排放污染源,比如旁邊有個鍋爐煙囪,或者飯館整天排出煙氣,那就不符合條件了。

      此外,站點周邊的建筑設施道路要相對成熟,不能今天正拆遷,明天就變成餐飲娛樂一條街。一個站點建好后,基本不會動了。

      新京報:全市27個站點都在哪里?

      魏強:一些老的站點建在機關等相對穩定的地方,如東城區和石景山區的站點建在當地環保局大樓上。西城區建在市委黨校里,東城區另一個站在天壇附近,朝陽區設在農展和奧體,都是比較開闊的地方。

      新京報:如增加PM2.5的監測,要重新設站嗎?

      魏強:如果PM2.5進入國標,也是建在現在既有的站。這些站點的儀器可以更新,但位置不能動,這才能表現歷史變化和城市的基本水平。

    相關文章

    生產成本可降低25%口罩檢測關鍵部件打破進口依賴

    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近日成功自主研制口罩防護效果檢測儀關鍵部件——顆粒物檢測儀,改變了該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可為生產企業降低至少25%的成本。浙江省計量院大氣計量創新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一臺看......

    揚塵是顆粒物的重要來源應持續強化管控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大氣污染防治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我國在不斷加強城市文明建設的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當各類環境污染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環境治理就應運而生。對此,我國對大氣污染治理力......

    3月上旬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生態環境部29日在官網通報3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通報稱,3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出現區域性重度污染可能性較小,受揚塵和浮塵影響,新疆南疆局地可能出現持續中度或以上......

    武漢市近期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最近,正值湖北省武漢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有國外網站報道,武漢市空氣中的SO2指標濃度上升明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負責同志就武漢市近期環境空氣質量相關問題回答了......

    BMJ:每天暴露于臭氧污染中或會增加人群死亡風險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BM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20個國家超過400個城市的數據研究發現,每天暴露于地面的抽樣或與人群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相關研究結果表明,......

    2020年元宵節期間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總體良好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20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受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部分城市出現重度污染。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

    甘肅生態環保治理見成效14市空氣質量優良比率為93.1%

    從日前召開的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圖片來源于網絡據了解,祁連山生態環境治理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穩步推......

    生態環境部:12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

    12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12月中下旬,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2......

    京津冀魯豫晉陜鄂連片污染!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8日發布稱,8日凌晨開始,北京的城區和南部地區受到區域重污染及大霧高濕條件影響,污染水平迅速升高。9時起,北京全市PM2.5均值達到“5級重度污染”。據介紹,6日起,受較大范圍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