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提取有很多中方法主要的是溶劑提取。
用溶劑提取中藥成分,常用浸漬法、滲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連續提取法等。同時,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時間、提取溫度、設備條件等因素也都能影響提取效率,必須加以考慮。
1、浸漬法:浸漬法是將處理過的藥材,用適當的溶劑在常溫或溫熱(60~80℃)的情況下浸漬以溶出其中成分。本法適用于有效成分遇熱易破壞以及含多量淀粉、樹膠、果膠、粘液質的中藥的提取。比較簡單易行,但浸出率較差,特別是用水為溶劑,其提取液易于發霉變質,須注意加入適當的防腐劑。
2、滲漉法:滲漉法是將中草藥粉末裝在滲漉器中,不斷添加新溶劑,使其滲透過藥材便可認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產中常將收集的稀滲淮液作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劑之用。本法浸出效率較高,浸出液較澄清,但溶劑消耗量大、費時長、操作仍嫌麻煩。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國最早使用的傳統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為陶器、砂罐或銅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鐵鍋,以免藥液變色。直火加熱時最好時常攪拌,以免局部藥材受熱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熱設備的藥廠,多采用大反應鍋、大銅鍋、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熱。還可將數個煎煮器通過管道互相連接,進行連續煎浸。此法簡便,藥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揮發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熱易破壞的中藥不宜用此法,對含有多糖類中藥,煎煮后,藥液比較粘稠,過濾比較困難。
4、回流提取法:應用有機溶劑加熱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熱裝置,以免溶劑揮發損失。小量操作時,可在圓底燒瓶上連接回流冷凝器。溶劑浸過藥材表面約1~2cm.在水浴中加熱回流,一般保持沸騰約1小時放冷過濾,再在藥渣中加溶劑,作第二、三次加熱回流分別約半小時,或至基本提盡有效成分為止。此法提取效率較冷浸法高,大量生產中多采用連續提取法。但受熱易破壞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劑消耗量仍大,操作亦麻煩。
5、連續提取法:為了彌補回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劑量大、操作較煩的不足,可采用連續提取法。實驗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稱索氏提取器。
應用揮發性有機溶劑提取中草藥有效成分,不論小型實驗或大型生產,均以連續提取法為好,而且需用溶劑量較少,提取成分也較完全。連續提取法,一般需數小時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熱時間較長,遇熱不穩定易變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上述幾種為提取中藥的傳統方法,存在的缺點主要有:
(1)煎煮法有效成份損失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2)提取過程中有機溶劑有可能與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
(3)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的除去,濃縮率不夠高;
(4)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雜質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給精制帶來不利;
(5)高溫操作會引起熱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按照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海南省食藥監管總局開展了中藥提取和提取物專項檢查后,經過9月份和10月份兩個階段的專項檢查,共檢查了25家企業,均未發現違法違規進行中藥提取行為.在執行GMP過程中,檢......
據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針對中藥提取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4年7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藥生產中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食藥監藥化監〔2014〕135號,以下簡稱135號......
近10年來,我國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額從1997年的1.23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4.77億美元,增長287.8%,發展之迅速,令人矚目。(由于中藥中絕大多數藥物為植......
(1)概況中藥現代化是我國二十一世紀科技開發的重要領域,中藥提取現代化是其中重點之一。特別是我國進入WTO后,更應該發揮我國傳統中藥產業的獨特優勢,讓中藥走向世界,達到中藥西用,出口創匯的目的。中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