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南寧、濟南、廣州等地,中藥材價格成倍上漲,一度進入平靜期的中藥材市場再度受到關注。業內人士稱,此番中藥材價格上漲除自然因素外,人為炒作成分明顯。
中藥材價格翻漲
覃先生在南寧市青秀區經營著一家涼茶店。由于經常到中藥材市場上買辛夷、金銀花等涼茶材料,他發覺最近的中藥材價格漲得有點離譜。“每克當歸以前也就賣到五分錢左右,現在漲到了一角五分。”覃先生坦言,藥材上漲給自己的涼茶店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
記者在南寧市中堯路幾家中藥材批發店了解到,近期中藥材上漲勢頭迅猛,前來買藥的客戶減少了不少。
南寧市參山中草藥店以批發零售中藥材為主,經營的中藥材有數百種。老板李闖榮告訴記者,近期中藥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田七現在賣到每公斤400元,而平時每公斤也就100多元。麥冬和太子參“漲得恐怖”,每公斤麥冬的價格由之前的30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100多元,太子參原來每公斤幾十元,現在漲到幾百元。“現在來買藥的人少了好多,照這樣下去,我們都不敢進貨了。”
記者在中堯路一家中藥材店看到,各種中藥材包裝袋上的標簽都沒有標注價格、產地等信息。這家店的女老板說,近期價格上漲太快,“來不及更新標簽”。
在李闖榮店鋪斜對面的南寧一心醫藥總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的價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就拿田七來說,每公斤我們才賣380元。”在一心醫藥總店旁邊的一家中藥材店鋪,記者看到,田七的價格標簽上寫著“每公斤700元”。這家店鋪的老板稱,由于田七的價格跟產地、大小等有關,所以價格并不一致。
在山東省濟南市,市場上的西洋參、黃芪、阿膠、百合等40多種中藥材價格近期集體上漲,價格創10年來新高;而在廣東省廣州市,中藥材價格也全面“飄紅”,其中太子參半年內每公斤從70元漲到370元。
中藥材天地網統計顯示,天地網中藥材大盤指數由2009年3月的1600多點已漲到目前的4200多點,有150多個中藥材品種在這一時間段內價格翻番。其中,太子參的價格上漲近10倍,桔梗、板藍根、三七等也都翻倍上漲。
多重因素推動價格持續上漲
一些中藥材業內人士透露,西南地區是我國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今年以來,倒春寒、暴雨和干旱等天氣頻現兩廣和云、貴、川等中藥材主產地,不少中藥材大幅度減產,導致以三七為代表的西南特產中藥材收購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同時,海南是白豆蔻、砂仁、檳榔等藥材的主產區,但近期海南遭受暴雨襲擊,藥材減產導致價格上漲。
一直關注中藥材市場的南寧市科冠醫藥公司總經理楊建國認為,西南大旱只是推動此番中藥材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隨著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中藥逐漸獲得市場認可,中藥材長期在低價位游走的狀況發生了變化。
楊建國說,近幾年部分中藥材品種因疾病流行看漲。從甲型流感到手足口病,時發的疫情使人們對中藥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如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金銀花、板藍根等,就在甲型流感流行期需求量大增。此外,隨著公眾對中草藥保健效果認識的提升,中草藥在飲料、食品等諸多領域的應用愈加廣泛,需求也越來越大。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賈海彬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中藥材的需求不斷上升;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農副產品生產供應體系仍未擺脫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分散生產意味著生產盲目和抗風險能力低下,中藥材生產淪為許多地區的“邊角”經濟。
賈海彬說,與此同時,中草藥種植面積正呈逐漸減少趨勢,野生中草藥越來越少,不少中草藥依賴人工種植。但近幾年,由于糧食價格提高,加上中草藥種植時間長、成本高,一些藥農改種糧食,白芷、黃芪等中藥材就是因為種植面積小,導致產量減少,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游資炒作暗潮涌動
記者采訪的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此番中藥材價格上漲除自然因素外,人為炒作成分明顯。
楊建國認為,近期中藥材上漲勢頭如此迅猛,不排除炒作成分在里面。中草藥屬農副產品,價格隨行就市,再加上藥材產地單一、收獲季節集中,產量又不像小麥、玉米一樣巨大,炒家不用耗費太多的資金就能控制單一藥材的價格,這導致一些游資進入中草藥領域,炒家囤積藥材,低進高出。
賈海彬說,由于中藥材的生產制作環節多達10多個,復雜的流程使得炒作易于操作,且難以控制。此外,中藥材的剛性需求正是炒作的良好基礎。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不少游資撤離樓市后仍保持投資沖動。于是,糧食、蔬菜、中藥材成為這些資金流競相炒作的對象,近期物價上漲就是例證。大批樓市撤出資金的涌入,對藥企、藥材種植者以及藥市流通環節會有不小的沖擊。
楊建國認為,從規范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一方面中藥材產地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做好特色中藥材種植,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相應的補償機制,農戶在中藥材豐收時從獲得的利潤中繳納一定風險金給政府部門或專業合作社,歉收或行情不好時由政府或合作社給予相應補貼,從而避免中藥材市場出現大的波動,使藥農利益受損。
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認為,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形成中藥材管理機制,對一部分藥物如琥珀、麝香等,實施有計劃存儲,以應對因自然災害造成的中藥材減少,避免出現大的波動。
最近,甘肅省隴西縣“新農人”王斌忙得不亦樂乎。這兩天,他最新研制生產的一款黃芪咖啡飲品剛剛下線,這是他依托家鄉隴西豐厚的中藥材家底,研制出的第1001款中醫藥保健產品。位于隴中黃金地帶的隴西縣,素有“......
中藥中禁用農藥的檢測是一個動態監管過程,禁止在中藥中使用的農藥已有61種,藥材和飲片(植物類)中禁用農藥不得檢出新增禁用農藥:殺撲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樂果、綠道。中藥材農藥殘留方法可借......
“夏季其實是中藥材銷售淡季,今年也不例外。不明白部分藥材為什么突然又開始漲價了,不過終端還是賣不動。”廣州一位中藥行業從業者這樣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期多個品類的中藥材均迎來“漲價潮”,其中當屬香......
4月10日早盤,中藥板塊震蕩走強,截至午間收盤,雖板塊指數有所回調。但部分中藥股表現仍亮點紛呈。具體來看,大理藥業收獲漲停,濟川藥業盤中一度逼近漲停,股價創出5年以來新高。此外,龍津藥業、華潤三九、太......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教學質量要求也相應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多功能實驗室的出現為實驗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多功能實驗室不僅打破了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更為學生提供了先進且多樣化的實驗教學途徑。這類實......
酒泉市群眾王先生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酒泉市和嘉峪關市兩地車輛檢測企業相互串通,聯合大幅上調車輛檢測費用。國辦督查室收到留言后,經初步核實,及時轉甘肅省政府核查辦理。甘肅省政府接到國辦督......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于公布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調整情況的通知”,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艾鐵民主編的《中國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志》,作為增補項目圖書納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出版規劃”。此次增補......
國家藥監局近日成立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監管政策與技術要求研究專家工作組,旨在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國家藥監局副局長趙軍寧說,國家藥監局高度重視珍稀瀕......
日前,浙江一月子中心因在雞湯內加了黨參被罰3萬元引發熱議。據報道,該月子中心的套餐服務項目上有“補氣血湯”,是在雞湯內加入黨參、陳皮給產婦服用。經查詢,黨參不屬于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于是,該行為......
7月9日,中醫藥和中草藥豬病防治技術研討會在湖南長沙縣開慧鎮召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畜牧學學科帶頭人印遇龍在內的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如何推動中醫藥和中草藥在生豬疫病防控中的應用及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