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03 09:00 原文鏈接: 中藥注射劑錯了嗎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6月26日在其網站上發布的一則通告,讓中藥注射劑的安全問題再次走上風口浪尖。

      該則通告提醒:喜炎平注射液和脈絡寧注射液有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問題,建議特殊人群和過敏體質者應慎重使用;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完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標準,開展相應安全性研究。

      2006年的“魚腥草注射液事件”,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2009年的“雙黃連注射液事件”,安全問題的頻頻發生,使一些人開始質疑中藥注射劑是否有必要繼續“走下去”。

      概念之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普工作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中藥注射劑既不符合現代醫學原則,也不符合中醫藥理論經驗,完全是違反科學原則的產物。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還認為,以中醫藥的理論和經驗看,從來就沒有注射的概念,也無法解釋注射的療效機理。

      但是,“他們的看法太保守。中藥注射劑應該看做是中藥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是違背了老祖宗的經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藥藥理學專家李連達對此持完全相反的觀點。

      目前,我國已批準使用的中藥注射劑為141種,其中有30種因質量問題停產,余下110種左右還在生產。

      據了解,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使用廣泛,但因其成分復雜,易發生不良反應事件,主要包括過敏反應、消化道反應、輸液反應等。

      “現在還沒有一種中藥注射劑有真實療效證據,沒有一個能走出國門。”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說,如果按照現代醫學和藥物學的原則,任何物質都可以作為原料提純后制作注射劑,但前提是具備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中藥不是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的。

      大部分中藥注射劑其所含原料藥通常有3~7種,甚至可多達12種。這必然給講究純度的中藥注射劑生產出了個大難題。

      李連達認為,通過技術手段,近些年中藥注射劑的質量已經有明顯提高,“中藥注射劑是在古人理論基礎上的新發展,畢竟,中醫不能永遠停留在3000年前的狀態”。

      療效之爭

      資料顯示,中藥注射劑在我國已有70年的應用歷史,在心腦血管、抗腫瘤等疾病領域療效顯著。目前,我國有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400多家。

      “中藥注射劑在搶救危重患者方面,療效很好。”李連達舉例說,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一般用于搶救心力衰竭和休克的病人,“效果很好,雖然也有些不良反應,但還得用。因為,西藥可以立即改善病人的血壓,但缺點是會反跳,容易出危險”。

      但在另一方看來,中藥注射劑的療效仍然無法自證。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醫學證據有嚴謹的規范、方法和分級。中藥注射劑所謂的療效,一是必須與西藥同時使用;二是疾病的自限性,也就是一部分疾病無須治療也可以自愈;三是安慰劑效應。

      對此,李連達認為,中藥注射劑更多地是運用在急癥方面,研發也是基于此理念。“中藥一個方子里面有幾十種成分,有效成分也是多種,所以研究上、制劑上,比西藥更難,要求更高。”

      在李連達看來,中藥和西藥都有不良反應,但中藥比西藥輕得多。

      有關數據支持李連達的觀點:2011年,全國共接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85萬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副主任杜曉曦分析稱,其中84%的不良反應報告來自化學藥,15%左右是中藥。

      質量之傷

      “在我接觸過的藥品檢測工作中,確實中藥注射劑臨床上出問題較多,而且不良反應都比較嚴重。”一位曾在藥監局擔任藥檢師工作的知情人士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很多中藥注射劑在生產環節,質量控制不嚴格。

      他所認為的質量控制不嚴格,主要是生產環節不達標。“一些制藥廠對藥品質量要求太松,造成藥品純度低。”

      中科院院士陳可冀此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現在很多出問題的中藥注射劑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審批的。

      “當時審批的環節標準偏低”,陳可冀說,現在我國中藥注射劑的審批標準和西藥注射劑相同,也就是“一類藥的注射劑要求有效純度必須達99%”。

      而談到質量問題,李連達也表示,目前中藥注射劑出問題,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臨床不合理用藥,二是藥物質量問題。

      “中藥過去是大鍋湯,要求純度困難很大。為了提高質量,我們將西藥注射劑的那些先進技術,比如提取、除雜、超濾等工藝,很多都用在了中藥注射劑的研制上。”李連達說。

      不過,正如陳可冀所言,為提高醫療質量、保證病人安全有效用藥,在研發中藥注射劑方面,應做到認真負責,嚴格制定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質量可控性方面的相關標準。

    相關文章

    正式啟動!天津市現代中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

    近日,“現代中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啟動會在天津舉辦,旨在通過實施科技專項牽引,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中藥產業鏈中,推動天津中藥產業進一步改造升級,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天津......

    2024年10月10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

    國家藥監局發發布2024年10月10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序號申請事項品種名稱劑型生產企業受理日期1初保百蕊顆粒顆粒劑九華華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24.10.10......

    含量測定和中藥指紋圖譜——CAD檢測器用于一測多評

    紫外檢測器是中藥指紋圖譜中最常用的檢測手段,但是因其特異性,無法檢測到所有中藥成分,如皂苷類、糖類、甾體類、二萜類、有機酸類等呈現弱紫外吸收甚至無紫外吸收的情況,對中藥質量的有效控制形成了挑戰。CAD......

    含量測定和中藥指紋圖譜——通用型質控方案

    中藥質量標志物測定,結合中藥指紋圖譜分析仍然是目前中藥及其制劑質量評價的重要策略。賽默飛除了提供常規HPLC和UHPLC的技術手段外,還能提供獨家的雙三元液相技術(DGLC)和電霧式檢測器(CAD),......

    中藥配方顆粒——寡糖類特征圖譜檢測

    中藥材大多含有果糖、蔗糖等糖類成分,ELSD檢測器的重復性差,且糖類物質在ELSD檢測器內容易殘留,影響檢測結果。CAD檢測器具有靈敏度高、重現性好等特點,通過篩選不同鍵合相的Hilic色譜柱,優化色......

    中藥配方顆粒:特征圖譜建立與指標成分含量測定

    為了進一步規范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保證臨床療效,國家藥典委及各省藥監局陸續發布了中藥配方顆粒國家級、省級藥品標準。不同中藥品種中成分復雜、特定組分紫外吸收弱,這無疑給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研究帶來一定挑戰......

    2025版《中國藥典》收官在即,有哪些新變化?

    按照“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以及《中國藥典(2025年版)編制大綱》的任務部署,國家藥典委員會依托“藥品標準提高行動計劃”,全面推進《中國藥典》2025年版(以下簡稱“2025年版藥......

    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中藥標準管理專門規定的公告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中藥標準管理,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標準管理體系,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國家藥監局......

    謝躍生:科技賦能中藥研究千年瑰寶煥發新生

    ——華北理工大學謝躍生老師專訪在人類與疾病的戰爭長河中,中醫藥佑護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的歷史瑰寶,充分運用現代科學透徹地剖析其藥效和機理,必將有力地推動中醫藥服務于全人類的生命健康......

    新發布丨化學仿制藥注射劑過量灌裝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化學仿制藥注射劑過量灌裝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2024年第34號)為進一步明確化學仿制藥注射劑過量灌裝研究技術要求,完善化學仿制藥注射劑評價標準體系,按照國家藥品監督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