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滲量檢查介紹:
血漿滲量檢查是對人體的血液滲量進行檢測,用于與尿滲量共同檢測腎功能疾病。
血漿滲量檢查正常值:
尿滲量一般為600-100mOsm/kgH2O(冰點滲量計法)。24小時最大范圍為40-1400mOsm/kgH2O,血漿為300mOsm/kgH2O,尿與血漿滲量之比為3-4.7:1。
血漿滲量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血漿滲量低于300mOsm/kgH2O,與尿滲量比值低于正常,如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尿路阻塞性腎病、原發性腎小球疾患等。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水腫、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酸痛、高血壓癥狀的人群。
血漿滲量檢查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有明顯出血傾向的人群。
檢查前禁忌:檢查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禁食。
檢查時要求: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血漿滲量檢查檢查過程:
用末梢血主要有耳垂取血和指尖取血兩個部位,嬰兒可在腳后跟取血。耳垂取血痛感較輕,但取血量較少,特別是耳垂較小的人比較難于取血。指尖取血痛感較明顯,但采血量較多,特別是對于血常規化驗,可得到較為穩定的測定結果。采血前應將皮膚清洗干凈。在冬季寒冷的室外進到室內后不要立即取血,應使身體暖和以后,特別是應使采血的耳垂和手暖和起來。在采指血前不要用熱水燙手,保持手指干燥,如指尖有傷口、甲溝炎、紅腫或皮膚病應避開使用此手指。指尖采血一般用無名指,因無名指刺破后不會影響手的日常生活功能,當然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無特殊區別。采耳垂血時應將耳垂上的耳環等掛飾物取下,采血后不要立即掛上。采血后應用消毒棉塊或其他消毒止血物品壓緊針刺破處,不要觸及臟物,不要立即浸水洗手。
相關疾病
薄腎小球基底膜病,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性腎病,鐮狀細胞性腎病,脂蛋白腎小球病,小兒尿崩癥,腎病綜合征
相關癥狀
栓塞性腎炎,小管間質性腎炎,免疫性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