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介紹:
IgE是一種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分子量為196,000,由兩條輕鏈和兩條重鏈組成。它是由鼻咽、扁桃體、支氣管、胃腸粘膜等處固有層的漿細胞產生,是引起I型變態反應的主要抗體,最明顯的基本生物學特性是親同種細胞性,人的IgE只能使人及猴的細胞致敏,而不能使其他動物過敏。IgE是免疫球蛋白中對熱最不穩定者,在5種免疫球蛋白中,IgE半衰期最短,并且具有最高的分解率和最低的合成率,因此血清中含量最低。正常人血清中IgE值約為0.1-0.9mg/ L,通常男性略高于女性。過敏體質或超敏患者,血清中IgE明顯高于正常人,外源性哮喘患者較正常人高數倍。故IgE在血清中含量過高,常提示遺傳過敏體質,或I型變態反應的存在。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正常值:
參考值:0.1-0.9mg/L (0.01-0.09mg/dl)。
(注: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臨床意義:
(1)升高:
①單純性升高:IgE型多發性骨髓瘤。
②多種性升高:
A、特異反應性疾病:特異反應性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特異反應性皮炎、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等。
B、寄生蟲感染。
C、T細胞功能不全癥:高IgE綜合征、Wiskott-Aldrich綜合征(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綜合征)、DiGeroger綜合征(胸腺發育不全綜合征)、選擇性IgA缺乏癥、重癥復合免疫功能缺陷等。
D、其他疾病:軟組織嗜酸性肉芽腫(木村病)、Hodgkig病(霍奇金病)、急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風濕性關節炎、川崎病、小兒腹瀉等
(2)減少:
①多發性骨髓瘤(IgE型除外)。
②低或無γ-球蛋白癥(原發性或繼發性)、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重癥復合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③慢性副鼻竇腫瘤、類肉瘤樣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④矽肺、石棉肺。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二、抽血后應注意
1、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抽血后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體檢。
4、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后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
相關疾病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先天性全丙種球蛋白低下血癥,Ⅲ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小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小兒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埃萊爾-當洛綜合征,過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腫病
相關癥狀
口糜,咳出棕色痰栓,微血管心絞痛,黃色發亮結痂,過敏性皮炎 ,腹痛,腹水,呼吸衰竭,體型異常,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