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搏波速度介紹:
脈搏波速度是一項用于檢查動脈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動脈僵硬度已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以獨立預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終末血管性腎病、自然人群的心血管病及全因病死率和死亡率,且與左室肥厚、腦卒中、老年癡呆等相關,因此檢測動脈硬化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無創性動脈硬化檢測對評價早期血管病變的臨床意義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頸股脈搏波速度是檢測動脈硬化的“金標準”。真實可靠的測量保證了科研結果的準確性及可信性。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征。
脈搏波速度正常值:
正常人群的PWV顯著高于體檢中有腦卒中及心血管病患者。
脈搏波速度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pwv是指脈搏波在一定時間內沿動脈壁傳導的距離。pwv可以直接反映動脈順應性,一般來說,pwv 越快,動脈彈性越差,僵硬度越高,反之亦然。需要檢查的人群:年齡≥60歲。
(2) 已被診斷為高血壓(包括臨界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或有2項以上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的患者。
(3) 已確診的冠心病和腦卒中患者。
(4) 有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患者。
(5) 有長期頭暈、胸悶不適等癥狀尚未明確診斷者;有活動后或靜息狀態下胸悶、心悸等心前區不適癥狀尚未明確診斷者。
(6) 健康體檢者。
脈搏波速度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一般無不適應癥。
檢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飲食與睡眠。
檢查時要求: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檢查,按醫生的要求做準備,醫生仔細操作。
脈搏波速度檢查過程:
受檢者取仰臥位,將壓力感受器置于右側頸動脈、股動脈、橈動脈波動最明顯的部位,測量這兩點間的體表距離并輸入計算機,pwv根據兩個脈搏波之間的距離比脈搏波傳導的時間計算。
相關疾病
脈搏,高血壓
相關癥狀
默默嗜臥,脈澀或結,陰虧脈陷,痰濕停聚,腹脹噯腐,脈搏脫漏,脈搏快而弱,脈搏加速,脈搏細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