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05 11:31 原文鏈接: 為中國科技發展貢獻“超導”力量

      ——記“千人計劃”入選者、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丁洪

    5月27日,丁洪(右)在實驗室里與同事、學生交流

       丁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首批引進專家。2008年,他辭去美國終身教授職位回國,在鐵基高溫超導領域取得令國際同行矚目的成就。

      “我握住了中國向全球高端人才伸出的橄欖枝。時至今日,我更加確定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丁洪說。

      為了心中的“中國夢”

      2007年是丁洪旅美生活的第18年,他已從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一直做到終身制正教授。丁洪實現了很多留學學子眼中標準的“美國夢”,但是他并不滿足:“我想做些更大的事情,發揮更大的作用。”

      丁洪一直有一個想法:“我們出去這么長時間,當工作、家庭、待遇都不錯時,是不是還有更高的追求?確實有,我們有一顆中國心,應該關心中國的發展,這個想法可能就是‘中國夢’。”

      這年11月,丁洪接到了一個來自祖國的電話,那是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邀請加盟的電話。

      在物理所的大力邀請下,丁洪回國考察,不僅了解了物理所發展尖端科技的決心和遠見,也看到了國內科研條件的改善,祖國未來發展的強勁態勢和對人才的高度重視。

      他對物理所的橄欖枝動心了。“當時我有個預判,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科學發展的黃金時代。”

      丁洪是一個想好事情就要立刻付諸實際的人。他拒絕了美國大學的高薪挽留和香港大學的邀請,連搬家、房子處理、孩子上學的問題都未多加考慮,很快全職回國,成為美國物理學界第一個辭去終身教職的教授。

      “回來主要是因為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特別是看好中國對于基礎科學支撐力度的持續增長和未來走勢。”他說,“中科院物理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學術氛圍,也非常吸引人。”

      有人曾對丁洪說,應該留一條“后路”,全職回國的風險很大。但丁洪不怕:“要是連這一點信心都沒有的話,我就不回來了。”

      抓住鐵基高溫超導的機遇

      丁洪在回國之初做好一切從零開始的準備,他甚至已做好三年之內不發表科研論文的打算。

      然而成功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2008年,一種新型高溫超導體——鐵基高溫超導體被發現,丁洪在國外已經從事十幾年的高溫超導體研究,他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遇。

      高溫超導體研究在科技、工業、國防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也成為21世紀的科研新寵。鐵基超導體拓寬了人們對凝聚態物質研究的視野,其超導機理卻是一個未解的難題。

      丁洪帶領團隊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技術,發現了鐵基超導體中依賴費米面的無節點的超導能隙。這被國際上認為是對鐵基超導體S-波對稱性的建立具有奠基性意義的工作。

      此后,丁洪小組和多個研究小組合作對鐵基超導體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五年多來在國際重要雜志上發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比在國外發表的頻率還要高。這些文章被SCI引用超過1000次。

      在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丁洪所在的物理所團隊,憑借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鐵基超導體研究讓丁洪回國后的事業大放異彩,他謙虛地把這歸結為“運氣好”。

      但在同事和學生眼里,對他的“運氣好”卻有著另外的解讀:

      “丁老師非常敬業,經常晚上11、12點還在和我們討論問題。”

      “只要實驗裝置一開始運轉,幾天幾夜在實驗室里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剛回國的頭兩年,頭發白得特別快……”

      丁洪的三個夢想

      現在,丁洪除了做科研,還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推動國家大科學裝置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上。

      他說自己有三個夢想:一是“夢之線”,就是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上建設一條性能指標世界最先進的光束線站,目前進展良好,即將驗收。二是“夢之環”,就是建設世界上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北京先進光源,預計將在“十三五”啟動。三是“夢中心”,就是建設中國第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綜合研究中心。

      “我希望能以此帶動國內整個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能力上去了,科研才有創新可言。我希望2020年實現這些,現在看來非常有可能。”丁洪對此充滿信心。

      “千人計劃”專家的身份讓丁洪覺得自己更多了一份責任。他運用多年的海外工作經驗和人脈,積極促進中科院和美國、瑞士等國家和機構的合作。他認為,中國要做科技強國,就要多參與基礎性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才能在國際上有話語權。

      作為第一批全職回國的高端人才,丁洪影響和帶動了更多人為國效力。他的學生苗虎原打算出國,別人告訴他:“你這個領域最好的老師已經回國。”苗虎因此也選擇留在國內發展。

      丁洪同時希望自己在國外的經驗能為中國科研體制注入新的元素。“目前國內的課題大都時間比較短,而且每年都需要考評,這很難讓科研人員靜下心來。”他還建議要給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并鼓勵科研人員努力轉化成果。

    相關文章

    Nature:高性能超導導線制成

    美國布法羅大學領導的團隊研制出世界性能最高的高溫超導(HTS)導線段,為人類駕馭磁力開辟了全新可能性,其有望改變現有能源基礎設施,甚至實現商業核聚變。相關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上。高溫超導導......

    中國代表隊獲第56屆國際化學奧賽4枚金牌

    第56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29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閉幕,中國代表隊4名參賽高中生選手全部斬獲金牌。本屆競賽自21日開始,共有來自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327名選手參加,產生36枚金牌、67枚銀牌......

    “五愛”院士的家國情懷——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莊育智

    田晶娟繪人物簡介:莊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家、物理冶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難熔金屬研究室主任、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先后多次......

    慶祝第十四個“世界海員日”主題活動成功舉辦

    6月25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大連海事大學在遼寧大連聯合舉辦主題活動慶祝第十四個“世界海員日”。“世界海員日”由國際海事組織于2010年正式設立,旨在提高公眾對船員工作的認知和認可,同時呼吁各國政府、......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人口與健康學院

    6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健康中國建設與人口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暨人口與健康學院成立大會。民政部副部長張春生,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云彥,中國社會科......

    中國礦業大學領導班子調整

    近日,中國礦業大學召開會議,宣布教育部黨組、教育部關于學校行政領導班子部分副職的任免決定。會上,校黨委書記劉波宣讀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黃軍利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教育部關于黃軍利等職務任免的通知》......

    科學家回信|羅會仟:尋找常溫超導體的思路有很多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中倫文德·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基金啟動

    6月15日,中倫文德·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基金捐贈儀式在湖南大學法學院舉行。北京中倫文德(長沙)律師事務所向湖南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200萬元,用于支持湖南大學法學院舉辦“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捐贈儀......

    我國超導量子計算極低溫測量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5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自主研發了高性能抗干擾氧化釕溫度計,產品起測溫度接近6毫開爾文(mK),刷新了國內紀錄,標志著我國超導......

    我國超導量子計算極低溫測量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5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自主研發了高性能抗干擾氧化釕溫度計,產品起測溫度接近6毫開爾文(mK),刷新了國內紀錄,標志著我國超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