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25 09:08 原文鏈接: 為什么成果轉化不盡人意?

      3月23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第一個發言的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潘復生提出,要解決好非物質和非貨幣資產的處置和管理問題。

       要強化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解決好收益分配問題,切實保障科研人員利益;要重視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加大ZL侵權行為懲罰力度。圍繞法律修改,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協商討論、建言獻策。

       產學研結合關鍵是調動企業積極性

       此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在第22條—第28條進一步突出了企業地位,發揮企業作用。

       “為什么我們幾十年推動成果轉化,想盡各種辦法,成果轉化卻不盡人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化工大學能源工程中心主任劉振宇換位思考,認為實際還是企業動力問題。

       座談會上,產學研如何結合也是討論熱點。

       站在企業角度,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分享了自己的一個觀點:一個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科技力量,僅靠轉化別人的技術,企業是不能生存的。

       對草案第26條“鼓勵企業和大學、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研發平臺”,柳傳志雙手贊成。他認為,此舉將讓企業的人參與到項目研發中,形成自己的科技隊伍。

       全國政協委員、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研發資源規劃部主管馬力認為,從立項到最后評估,應有企業技術專家參與,以避免學術思維,減少走彎路。此外,為鼓勵產學研深度合作,可以成立利益共同體,這樣高校有積極性,企業投資也有積極性。

       獎勵20%高了還是低了?

       目前草案第44條規定,將該項職務科技成果轉讓、許可給他人實施的,從該項科技成果轉讓收入或者許可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

       全國政協常委、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夏濤認為,一定要提高成果轉讓、許可收益,可以增加到40%甚至60%,“否則大家都沒有積極性,特別是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難度更大。”

       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加速器分會副主任高杰在發言中認為,目前需要的是類似當年小崗村那樣的改革,用讓一部分科技人員先富起來的理念進行智力輸出的體制改革,以解決我國長期存在的智力輸出效率和水平低下的瓶頸問題。

       但也有人擔心,法律修改以后,是否會出現一幫百萬、千萬富翁?

       中科院知識產權研究與培訓中心副主任宋河發說,美國法律以及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政策規定,對職務發明人的獎勵或者報酬一年一般不超過15萬美元,公共高校科研機構具有公益性的教授和科研人員不能成為追求個人盈利的人,其主要任務應該是培養創新人才,向社會提供創新性成果。

       他同時認為,現在沒有規定獎勵比例上限,一些地方獎勵的比例超過70%甚至90%,結果將導致科技成果轉化都是個人行為,導致技術轉化機構和團隊建立不起來,而科技成果轉化絕對不是靠科學家、職務發明人一個人就能轉化出去,如何把科研做好?這可能需要在分配比例上進一步明確。

       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則提出,要注意法律的銜接。

       草案第44條規定獎勵和報酬的標準分別為20%和5%,而ZL法實施細則規定的是10%和2%,雖然草案規定的獎勵和報酬的主體既包括科技成果完成人,也包括為科技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但在法律適用上可能會存在問題。

       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

       促進高水平、大規模知識產權創造和有效運用,首先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不少與會人員表示,這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制約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突出的問題。

       “草案對職務知識產權保護規定不足,特別是第42條的規定不全面。”宋河發說,目前職務發明人或者親屬私自將單位的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的情況還是存在的。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王志雄提出,要增強對成果轉化行為的法律約束。現在草稿授權性法規太多,大部分都是可以、鼓勵、應該,要加強這部法的法律約束性,義務性、禁止性的內容,在法律上要規定清楚。

    相關文章

    2025年重點任務清單:加力支持“兩重”和“兩新”布局啟動一批科技重大專項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信部等多個部門近日密集開展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開列2025年重點任務清單。記者獲悉,明年,圍繞加力支持“兩重”建設、加力擴圍“兩新”政策、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加......

    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兩部門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

    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官方公眾號“國資小新”2日消息,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

    《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關于對《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2024年10月16日至2024年10月22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首都之窗)和本單位網站對《北京市國......

    山西出臺八項舉措加快推進全省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等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近年來,山西省不斷加大財政科研資金投入,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等科技資源持續更新,開放共享環境日益優化,開放科學成果惠及社會。截至目前,山西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網絡管理服務平臺共錄入設備7171臺(套),比2......

    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關于開展科技工作者發展狀況研究地方試點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做好科技工作者發展狀況研究與調查,中國科協將開展科技工作者發展狀況研究地方試點。有關要求如下。一、立項背景我國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創新體系的不斷完善推動著新時期科技工作者在數量、結構......

    實探上海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加速“走”出實驗室

    工作人員做藥物實驗上海藥物研究所“我們一直想做抗腫瘤藥,做讓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并讓中國抗癌藥走向世界。做新藥確實很難,我和團隊一直在盡最大的努力。”在上海藥物研究所1號樓會議室,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

    名單出爐!38只科技重組潛在標的股一覽

    近期,半導體、機器人、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科技領域的并購重組,成為市場熱點。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科技行業并購重組正成為資本市場的重頭戲。本文全面梳理A股市場科技領域的并購案例以及發展趨勢,對科技企業......

    山東省2024年第5批4940家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

    山東省2024年第5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國科發政〔2017〕115號)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服務工作指引》(國科火字〔2022〕67號)有關規定。......

    《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指南(2024—2027年)》解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指南(2024—2027年)》(工信部聯原〔2024〕181號,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為做好《建設指南》貫徹實施,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聚焦無人智能制勝未來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