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冰球移動到那個光點位置。你得分了!”11月7日,于廣東省佛山市舉行的第23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上,《中國科學報》記者注意到一位AI冰球訓練板的體驗者。
他叫Vadim Rodimin,是俄羅斯量子中心研究員,受邀擔任“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評委,卻在展館中被AI冰球訓練系統所吸引。
據統計,為期三天的展會參觀人數約3.2萬人次。“這是以‘發明、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發明展覽會連續第三年落戶佛山。展會為大灣區和佛山產業投資合作搭建新平臺,促進發明成果轉化與技術應用落地生根。”中國發明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余華榮表示。
創新亮點異彩紛呈
“我第一次體驗這種冰球訓練板。非常有意思!我希望能有人和我來對戰一下。”Rodimin告訴《中國科學報》。
讓Rodimin身臨其境的訓練板來自于江蘇省騰特體育科技公司,該公司CEO王莉告訴《中國科學報》,對于競技體育而言,無訓練不競技。而AI體育訓練正在顛覆傳統的體育訓練方法,包括單一的訓練器材、受限的場地以及缺乏特色的訓練項目,從而形成了新的體育訓練的特點和趨勢:保持興趣化、多樣化和專業化。“它滿足了在智能社會環境當中成長的新一代青少年的需要。”王莉說。
騰特體育專注于智能體育訓練用品的研發和創新,三年內共獲得25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5項。涉及冰球的四大訓練技術(傳、控、射、滑跑)全部運用了智能化的訓練設備和器材,且形成了一座可移動的智能訓練場館,是智能訓練技術在所有團體球類項目中完整、專業的運用。
王莉表示,將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提高可穿戴運動設備和智能運動裝備的研發與制造水平,來提升我們作為體育用品制造商的供給能力、服務能力。
除了騰特體育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還有不少傳統行業企業努力創新,也在這次展會上一展身手。
中國寶武集團寶鋼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寶鋼股份)工會選送了100個優秀一線職工崗位的創新成果參展,來自該公司17家二級單位的參展項目負責人、創新骨干等代表齊聚佛山。經組委會評選,寶鋼股份參展項目最終斬獲19金、17銀、38銅,獲獎率高達74%。寶鋼股份也因此獲得了優秀展團獎。
寶鋼股份工會主任管理師包翔告訴《中國科學報》,這都要歸功于寶鋼股份多年來不僅重視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工作,更重視覆蓋全流程全崗位的“職工崗位創新”活動,讓“創新”成為了寶鋼股份的基因,融入了寶鋼人的“知與行”。自2015年起,寶鋼股份1305個創新小組累計產生專利1680項、技術秘密3033項;產生先進操作法276項,有效助推了公司生產經營任務的完成。
“參展項目多、展出實物多、內容豐富實用,超過1900個發明創新項目參展,涵蓋高端智能制造、智能家電、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近年來的大部分發明創新成果。”余華榮介紹,根據評獎辦法,經網上評審和展會現場評審,本次展會上“一種汽車用含磷混合鐵粉及其制備方法”等1318個項目獲“發明創業獎·項目獎”,39個團組獲優秀展團獎。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力量
香港的智能家居、澳門的醫用無臭氧空氣消毒技術、廣州的人手識別智能系統、深圳的3D人臉識別技術、珠海的便攜式電動汽車充電器、東莞的5G光通信核心器件、中山的人體3D掃描儀、惠州的智能視覺缺陷檢測設備、肇慶的太陽能無人釣魚船……《中國科學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創新機構組團參展。
“其實,這次在佛山舉行的全國發明展中展出的很多(香港團)項目在大灣區已有合作。” 香港發明創新總會會長、香港理工大學原副校長呂新榮告訴《中國科學報》,有的項目,如智能家居系統,把研發隊伍放在廣州,請了很多大灣區的研發人員及工程人員。有的項目與大灣區城市共同合作研發,例如在東莞的一個合作項目正在研發汽車排放氮化物的監測傳感器。有的項目則采取香港設計、灣區生產、出口國外的模式。
香港發明創新總會是一個讓發明創新走向應用實踐、實現“落地”的重要平臺。呂新榮說,傳統的“發明”只注重專利的發明與實用新型,但現在的創新往往以軟件、設計、信息、社群、手機、應用程序、電子游戲等為主導,這些大多不能注冊專利,但卻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動力。“我們提倡‘發明與創新’,就是要把這兩大元素熔于一爐。”呂新榮說。
呂新榮希望,這次展覽像以往一樣,促進香港的創新項目順利落地大灣區,找到合作伙伴及市場。
佛山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完善的工業體系、活躍的民營經濟和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為發明創新以及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化基礎、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有力的保障。”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說。
東鵬帶來的“原石·防滑防污磚”、“空氣凈化磚”經濟又實用;佛山己阿已公司的無水環保馬桶,能將糞污就地、無臭、及時處理干凈,轉化為有機肥,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零排放;佛山順德供電局展出的頭戴式虛擬成像移動終端引得觀眾排隊體驗……
余華榮表示,中國發明協會與佛山市政府緊密合作,已經簽署了五年合辦展會的協議,讓全國發明展、國際發明展長期落戶佛山,為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積極貢獻力量,為大灣區發明創新與高技能人才打造國內外發展舞臺。“一方面,全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另一方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搭建發明創新基地與合作對接平臺。”余華榮說。
對接成果累累
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與佛山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有條件的中醫藥機構“走出去”搭建中醫藥海外服務貿易平臺;中國微米納米學會將與佛山市科協、佛山力合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佛山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與海逸集團共建“中發產業加速器”,打造立足佛山、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新經濟產業發展平臺……展覽會開幕式上,來自全國的13個項目簽約,這些項目囊括科技成果產業化、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智能系統等多個領域。
據統計,此次展會現場簽約項目20個,商談對接項目超過50個。其中,中車新時代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北京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迪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光明電力投資集團等企業的參展項目,技術先進成熟,具有顯著的市場前景和完備的發展計劃,意向項目成交額達2.7億元。
2019科技成果直通車(佛山站智能制造領域)的“列車”,滿載著近幾個月來的對接成果和智能制造領域的高端項目,也集中亮相此次發明展覽。據悉,來自北京和深圳等地的科創企業與5個佛山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這意味著,佛山作為全國12個開展第一批常態化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的試點城市之一,為本地產業成功嫁接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成果。
針對如何快速有效地讓專利市場化,余華榮強調:“首先發明項目要接地氣、實用,才能更快地轉化、更好地落地。盡量使這些好的專利能夠落地,能夠到企業中去,或到有關的對這些專利感興趣的單位去,從而得到更好地轉化應用。”
“把冰球移動到那個光點位置。你得分了!”11月7日,于廣東省佛山市舉行的第23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上,《中國科學報》記者注意到一位AI冰球訓練板的體驗者。他叫......
國家認監委今天在京舉辦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上線暨北京體驗中心啟動儀式。“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向社會開放“同線同標同質”企業及產品信息。國內首個“同線同......
近日,國家認監委發函同意無錫市錫山區創建“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錫山區躋身首批示范區創建行列。近年來,錫山區積極與無錫檢驗檢疫局大力協作,吸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落地錫山,形成檢驗檢測......
從泉山區政府獲悉,該區同徐州市質檢局合作打造的徐州淮海雙創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于4月22日開通。據介紹,徐州淮海雙創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以徐州市質監法人數據庫中現有檢驗檢測能力信息為基礎,集聚整合全......
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位置服務已經成為互聯網+服務的標準配置。隨著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面向大規模用戶的位置服務應用開放支撐平臺作用日益突出,其承載能力決定了位置應用服......
全國首家“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進出口公共服務平臺——中關村生命科學聯合創新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北平臺”)在中關村生命園內正式啟動運行。該平臺由檢驗檢疫集中監管中心、公用型保稅倉庫和聯合辦事大廳三......
7月22日,內蒙古乳業技術研究院在伊利集團掛牌成立。該研究院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乳業研究機構,將作為乳業技術服務平臺,加速乳業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促進乳業產業集群的成長。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白向群,中國......
2013年1月18日,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參與的安徽省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試點啟動儀式在合肥隆重舉行。安徽副省長倪發科出席儀式,合肥研究院副院長吳四發代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
從對癥下藥向根據基因選擇治療方案,“個體化治療”在提高療效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藥物的副作用,這樣美好的前景讓世界各國的醫療專家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嶄新的領域。昨天上午,2012年個體化醫療高淳國際會議舉......
由于沒有權威的新能源汽車及汽摩配產品檢測機構,金華市新能源汽車及汽摩配企業只好將產品送往深圳、上海、廣州等地檢測,金華市企業因此每年不得不擔負額外的外送費用。2011年末,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的《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