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1-19 11:03 原文鏈接: 之江生物擬闖關IPO曾存在“三類股東”

       11月1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之江生物預披露招股說明書。

      之江生物曾經引入“三類股東”,后通過多次股權轉讓,對“三類股東”進行了清理。作為醫藥企業,該公司被證監會關注,是否存在通過市場推廣等方式進行商業賄賂等行為。

      曾引入“三類股東”

      新三板在線獲悉,之江生物于2015年12月14日掛牌新三板,主營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財務表現來看,業績還算“靚麗”。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1.01億元、1.26億元、1.56億元、8439.0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967.16萬元、2875.80萬元、3983.23萬元、1747.46萬元。

      新三板在線發現,之江生物在2016年股票發行中引入易方達基金-國泰君安證券-易方達新三板尊享1號資產管理計劃等6只資產管理計劃,而資產管理計劃等作為“三類股東”,往往被認為是企業上市的“攔路虎”。

      不過,該公司招股說明書稱,自2015年12月14日在新三板掛牌之后,公司股東進行多次轉讓。新三板在線發現,經過股權轉讓之后,到招股說明書披露之日,公司股東不含“三類股東”。

      2017年3月13日,之江生物向上海證監局報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接受東方花旗證券的上市輔導。

      “三類股東”的清理不一定代表上市路會“一帆風順”。此前就有博拉網絡和奧飛數據兩個新三板公司的“前車之鑒”。這兩家公司均曾經存在“三類股東”,也都對“三類股東”進行了清理,但其發審會的審核結果仍被“暫緩表決”。

      “三類股東”一直以來是掛牌企業IPO不容忽視的一道坎。對于“三類股東”,凱詰電商董事長許浩在11月16日新三板在線舉辦的2017新三板峰會上戲言,三類股東問題理論上講就像開發系統上的“BUG”,不應該是企業面對的問題,制度的制定者應該去發現這個“BUG”,并去解決它。

      存在產品質量風險

      之江生物在招股說明書中坦言,公司存在產品質量的風險。

      2017年3月27日—;28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藥監局”)對之江生物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RNA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進行飛行檢查,主要對無菌醫療器械、植入性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其他醫療器械產品。

      在現場檢查中,藥監局發現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庫位于理化檢測室內,無通風和消防等措施,《化學危險品管理規程》規定的管理職責不明確;未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RNA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產品的運輸溫度進行跟蹤監控。

      此外,在驗收準則中,企業未對編號為YGZ2164的原材料(要求儲存溫度為-20±5℃)收貨時的溫度進行規定;個別進入潔凈區的工作人員未進行微生物知識培訓,且無相關培訓計劃等12項缺陷項目。

      對此,藥監局雖然表示,本次所列出的缺陷和問題,只是飛行檢查的發現,不代表企業缺陷和問題的全部,不過突擊檢查或能見識企業的本質。

      值得一提的是,之江生物的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比較高。報告期內向前五大供應商采購占比分別為69.17%、73.99%、61.28%、81.92%。

      此外,之江生物及其子公司存在3起遭行政處罰的情況。新三板在線獲悉,2015年1月15日,公司因申報不實被上海海關緝私部門處以罰款0.4萬元;2015年3月16日,其子公司之江醫藥因申報不實被緝私部門處以罰款0.15萬元;2014年1月8日,公司曾因未辦理施工許可證提前施工,被上海市閔行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處以罰款1萬元。

      商業賄賂、市場推廣費等問題或被關注

      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之江生物的員工構成營銷人員占比最大,達31.52%,主要采用經銷和直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

      該公司在報告期內銷售費用中分別為1794.92萬元、2721.72萬元、3903.99萬元和2527.12萬元,銷售費用主要由市場服務費、銷售人員職工報酬等構成,市場服務費由客戶服務費和市場推廣費構成,公司表示銷售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為市場服務費增加及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上升。

      需要關注的是,對于醫藥類企業,銷售模式、市場推廣費、商業賄賂等問題,是證監會的常見關注點。

      以從事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艾德生物(300685)為例。證監會關注到該公司銷售人員數量占比較大,要求其說明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是否存在不正當競爭或商業賄賂情形。

      此外,證監會要求艾德生物說明業務模式,是否存在“行業內企業較普遍的通過投放、租賃、低價銷售等形式將體外診斷器提供給醫療機構或經銷商,以此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帶動體外診斷試劑的銷售”的經營模式。

      “經銷商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或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的情形被要求說明。”證監會要求艾德生物披露市場推廣的主要模式,報告期內主要市場推廣方式及其費用構成,披露市場推廣費用占營收比重變化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說明報告期內是否存在通過支付市場推廣費、銷售人員薪酬、技術服務費等方式實施商業賄賂的情形。

      成功上市的凱普生物(300639)從事HPV分子診斷領域,其銷售模式、市場推廣費等方面同樣被證監會關注。

      之江生物的IPO也繞不開類似的問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