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不同
烏氏粘度計:當流體受外力作用產生流動時,在流動著的液體層之間存在著切向的內部摩擦力,如果要使液體通過管子,必須消耗一部分功來克服這種流動的阻力。
在流速低時管子中的液體沿著與管壁平行的直線方向前進,最靠近管壁的液體實際上是靜止的,與管壁距離愈遠,流動的速度也愈大。
奧氏粘度計:帶有兩個球泡的U形玻璃管,Ⅰ泡上、下放各有一刻痕a和b,其下方為一段毛細管。使用時,使體積相等的兩種不同液體分別流過Ⅰ泡下的同一毛細管,由于兩種液體的粘滯系數不同,因而流完的時間不同。
測定時,一般都是用水作為標準液體。先將水注入Ⅱ泡內,然后吸入Ⅰ泡中,并使水面達到刻痕a以上。由于重力作用,水經毛細管流入Ⅱ泡,當水面從刻痕a降到刻痕b時,記下其間經歷的時間t1,然后在Ⅱ泡內換以相同體積的待測液體,用相同的方法測出相應的時間t2根據式。
2、優點不同
烏氏粘度計: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實驗精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用該法求得的摩爾質量稱為粘均摩爾質量 。
奧氏粘度計:制作容易,操作簡便,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特別適用于粘滯系數小的液體,如水、汽油、酒精、血漿或血清等的研究。
3、精度不同
烏氏粘度計比奧氏粘度計多了一支管。由于烏氏粘度計有一支管1,測定時管3中的液體在毛細管下端出口處與管2中的液體斷開,形成了氣承懸液柱。
這樣流液下流時所受壓力差ρgh與管2中液面高度無關,即與所加的待測液的體積無關,故可以在粘度計中稀釋液體。而奧氏粘度計測定時,因為液體下流時所受的壓力差ρgh與管2中液面高度有關,標準液和待測液的體積必須相同。故烏氏粘度計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