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學通訊》(Chem.Comm.)報道了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應用電子順磁共振方法,協助復旦大學揭示乙酰輔酶A合成酶向Ni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功能轉換機制。
眾所周知,金屬蛋白(包括金屬酶)幾乎占目前已知蛋白質的二分之一,其功能涉及電子傳遞、物質能量代謝、金屬離子轉運和藥物代謝等各個方面。金屬蛋白的金屬中心結構及其微環境的變化及其導致的功能改變常常是理解生理與病理變化的關鍵因素。對它們的研究將有助于闡明人類疾病的分子機制,可為疾病的防治和新型藥物的設計提供新的線索。電子順磁共振能有效揭示電子自旋狀態、動力學特性,是揭示金屬的配位幾何,捕捉金屬蛋白/金屬酶的反應中間體的重要研究手段。
乙酰輔酶A合成酶(ACS)是一種雙功能金屬蛋白,來源于厭氧自養菌如:產甲烷(methanogens)、產乙酸菌(homoacetogens)和海藻(archaea)。它催化兩種生物有機金屬反應,包括乙酰輔酶A的合成。科研人員基于其結構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以及DFT計算的方法,在ACS的Ni周圍殘基定向突變相關殘基,使其具有了NiSOD歧化超氧負離子的功能。
利用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低溫下電子順磁共振方法驗證了在ACS中,通過關鍵氨基酸殘基的改造,使它擁有了歧化超氧負離子的能力。在超氧負離子的氧化下,Ni2+中心被氧化成了溶液體系中不穩定的Ni3+態,利用電子順磁共振譜學的方法,捕捉到了這一中間態的配位狀態,為闡明ACS-NiSOD like的功能機理提供了的證據。
該文已經于2013年1月3日在《化學通訊》在線發表。
5月25日,我國首臺可用于臨床的科研型7.0T超高場磁共振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正式開機。啟用儀式。湘雅醫院供圖7.0T磁共振因其接近活體解剖組織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代謝成像、多核成像等技術,極大提高了神經......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榮星課題組與浙江大學焦曼研究員合作,利用固態自旋量子傳感器對兩種速度相關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在小尺度給出了當下最嚴格的實驗限定,該成......
中新網上海4月27日電(陳靜呂安琪)記者27日獲悉,華東師范大學與國內醫學磁共振技術的領軍企業在此間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學影像技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頂尖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華東師范......
近日,我所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中心固體核磁共振及前沿應用研究組(524組)侯廣進研究員、陳魁智研究員團隊在分子篩羥基結構解析方法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開發了一系列耦合編輯的1H-17O固體核磁共振(NMR)......
4月9日,滬上首臺磁共振加速器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正式投入臨床使用,這意味惡性腫瘤的精準放射治療又新添了一把“利器”。該治療系統治療的腫瘤主要是頭頸部腫瘤、乳腺癌、肝臟腫瘤、胰腺癌、胃、結直腸等,接......
超高場磁共振是物理、生物和醫學研究中的尖端電磁成像裝備,具有亞毫米級別高分辨率成像性能,在惡性腫瘤早期檢測、無創繪制人腦介觀尺度腦圖譜等臨床和基礎研究前沿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應用價值。目前入門級7T人體......
龍年新春伊始,一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正在抓緊研發,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科研團隊圍繞磁共振成像持續攻關,獲得一系列技術新突破。吸入一口特制的“氙氣”,只需3.5秒,就能......
復旦大學附屬醫院華山醫院近日發布招標公告,預計花費1800萬采購磁共振成像系統。具體招標內容如下:項目概況磁共振成像系統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華山醫院......
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低場核磁共振”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廣,具備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卓越的生產服務水平和完備成熟的運營體系,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紐邁獨立自主開發的多款低場......
2012年-2022年,中國醫療設備市場增長近1倍;中國醫療設備制造業規模持續擴張,從低端設備制造逐漸進入高端設備研發,并展露出一定的優勢……11月28日,正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