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二噁英”,人們無不為之色變,說起其主要來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垃圾焚燒。近期,環保部發布了《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擬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如采樣時間、采樣頻次等。
為了減少危害,同時促進我國垃圾焚燒行業健康發展,國家于2014年頒布了GB 18485-2014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所有生活垃圾焚燒爐煙氣中二噁英的排放限值由之前的1.0ng TEQ/m3降低到0.1ng TEQ/m3。經過幾年的試用,標準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規定不清楚,實際生產條件無法滿足監測標準的現象。近期,環保部針對標準中出現的問題,發布了《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修改單(征求意見稿)。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修改單(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進一步提高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的可操作性,我部決定對《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進行修改。現將有關修改事項公告如下:
一、第3.15條修改為:
3.15 測定均值 average value
在一定時間內采集的一定數量樣品中污染物濃度的算術平均值。對于二噁英類的監測,應在6-12個小時內完成不少于3個樣品的采集;對于其他污染物的監測,應在0.5-8個小時內完成不少于3個樣品的采集。
二、第9.3條修改為:
9.3 對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企業排放廢氣的采樣,應根據監測污染物的種類,在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進行;有廢氣處理設施的,應在該設施后采樣監測。排氣筒中大氣污染物監測的采樣按照GB/T 16157、HJ/T 397或HJ/T 75的規定進行。煙氣中二噁英類監測的采樣按HJ 77.2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第9.4條修改為:
9.4 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企業對煙氣中重金屬類污染物和焚燒爐渣熱灼減率的監測應每月至少開展1次;對煙氣中二噁英類的監測應每年至少開展1次。對其他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監測的頻次、采樣時間等要求,按有關環境監測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執行。
一、修訂背景
近期,環境保護部接連收到地方環保部門來函,反映《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中對測定均值的定義不夠明確,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導致二噁英類監測采樣時間長、存在作業安全隱患等問題。環境保護部即將組織開展全國垃圾焚燒廠二噁英排放的監督性監測工作,在此之前,急需將GB 18485-2014中涉及二噁英類監測的問題進行明確。為此,環境保護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委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作為標準修改單編制單位,按照《加強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的指導意見》相關規定,參照歐盟《歐盟工業排放指令》(2010/75/EC)和我國的相關環境監測方法標準,起草了《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修改單(征求意見稿)。
二、主要問題
GB 18485-2014發布實施以來,各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與環境監測單位反映的關于二噁英類監測的主要問題如下:
1.GB 18485-2014中“測定均值”的定義與《歐盟工業排放指令》(2010/75/EC)的含義不一致;
2.標準文本9.4中規定二噁英取樣應按《環境空氣和廢氣 二噁英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HJ 77.2-2008)的有關規定連續測定三次,這與3.15條款中的間隔采樣存在矛盾;
3.如果按照間隔6小時的規定進行采樣,要求監測人員在高空連續作業18個小時以上,且近一半時段為夜間作業,違反了相關高空作業的安全要求,危險性非常大;
4.對于一些非連續運轉的設備,如采用熱解焚燒工藝、汽化裂解工藝、回轉窯焚燒工藝以及水泥窯協同處置工藝等生活垃圾處理設備,遵照該規定無法取到適合的樣品。
三、修訂條款說明
1. 關于測定均值定義的修改說明
關于廢物焚燒所產生的煙氣中二噁英類的采樣,《歐盟工業排放指令》(2010/75/EC)中規定的測定均值是指樣品采集時間為6-8個小時的污染物濃度的測定值。
我國《環境空氣和廢氣 二噁英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HJ 77.2-2008)中7.2.3規定采集一個廢氣樣品的總采樣時間應不少于2小時。
我國《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焚燒處置設施二噁英排放監測技術規范》(HJ/T 365-2007)中5.3.2、5.3.3規定每個樣品的采樣時間應不少于2小時;每個采樣點位每次至少采集3個樣品,連續采樣,分別測定,以平均值作為報告結果。
綜合上述幾種表述,在廢物焚燒所產生的煙氣中二噁英類的采樣過程中,之所以要以在一定時間段內采集到的樣品的濃度測定值(或幾個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監測結果,其目的是為與污染物濃度的瞬時測定值區分開,用一定的取樣量來保證樣品的代表性,這與GB 18485-2014中的測定均值的定義的原意是相同的。
實際操作過程中,為避免歧義,將GB 18485-2014中“測定均值”的定義修改為“在一定時間內采集的一定數量樣品中污染物濃度的算術平均值。對于二噁英類的監測,應在6-12個小時內完成不少于3個樣品的采集;對于其他污染物的監測,應在0.5-8個小時內完成不少于3個樣品的采集。”
二噁英類的監測的樣品采集時間規定為6-12個小時,比歐盟的焚燒指令中規定的6-8個小時的樣品采集時間有所放寬,主要原因是,在實際監測過程中,由于天氣、自然環境、監測人員的操作習慣和熟練程度等原因,在3個樣品的采集中間可能會有時間長短不等的間隔,因此將樣品的采集時間長度放寬,同時又保證不會超過正常的監測工作時間、不會造成夜間采樣等危險。
2. 關于第9.3 和9.4條的修改說明
關于“煙氣中二噁英類的監測采樣按HJ 77.2的有關規定執行”的規定,GB 18485-2014中是列在第9.4條,容易讓人誤解為只有“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企業”對煙氣中二噁英類進行監測時應按HJ 77.2的有關規定執行,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組織監督性監測時缺乏相應的技術依據。因此,將GB 18485-2014中第9.4條的相關內容調整到第9.3條。
根據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已完成《不粘涂料》等62項化工行業標準、《石化行業碳排放管理術語及定義》等4項石化行業標準、《調質型鋼質連續油管》等56項黑色冶金行業標準、《航空用鋁及鋁合金......
......
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督管理司司長周衛軍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重要標準的研制,與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的......
關于批準發布《金屬粉末干篩分法測定粒度》等162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20項推薦性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金屬粉末干篩分法測定粒度》等162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5年第一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辦公廳(辦公室、綜合司):經研究,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決定下達2025年第一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
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批準由我國牽頭的7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標準項目立項,涉及電動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及換電4個方面,并組建燃料電池汽車、換電車輛2個工作組,由我國專家承擔召集人。整車標準方面,......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共批準發布國家標準外文版571項,比上年增長43%,創歷年新高。這些國家標準外文版覆蓋英語、俄語、德語、葡萄牙語、柬埔寨語、越南語6個語種,涉及糧食、隧道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電氣......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標準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標準化工作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決策部署,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質量強......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百姓生活、應急管理、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安全生產、高端制造業、信息技術等方面,將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近日,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珠海檢測院申報的《檢驗檢測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指南》地方標準,經專家審議、現場答辯,獲珠海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立項。為了保障檢驗檢測質量,提升檢驗能力,發揮標準化作用在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