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孟加拉國有越來越多的“氣候移民”從沿海低洼地區向內陸大城市移民。圖為該國首都達卡一條河流上的小船。
由于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亞太地區未來將面臨大規模“氣候移民”的嚴峻挑戰,這是總部設在菲律賓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發出的警告。
這份名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氣候變化與移民》的報告計劃在3月上旬發布。亞洲開發銀行網站的消息引述了報告的部分內容。報告強調,臺風、龍卷風、洪災、旱災正迫使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氣候移民”。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未來幾十年間,氣候變化引致“氣候移民”的過程還會加速。
自然災害頻發
2010年是亞太地區自然災害頻發之年。這一地區正在承受包括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日益頻繁的惡劣風暴以及洪澇災害等一系列環境狀況惡化帶來的后果。報告認為,由于亞太地區人口密度大,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所面臨的“氣候移民”壓力要比別的地區更大。“氣候移民”的規模會不斷擴大,并有可能引發人道主義危機,使有關國家付出高昂的社會和經濟代價。
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去年發布的《2010年亞太災害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創造了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1/4,但在1980―2009年間,也承受著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85%的死亡人數和38%的經濟損失。亞太地區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程度是非洲地區的4倍,是歐洲和北美地區的25倍。
惡劣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已經成為導致亞太地區居民被迫遷徙的主因之一。在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斯里蘭卡,去年有數百萬人因為惡劣氣候被迫離鄉背井。
從去年年底開始,澳大利亞東部遭遇50年不遇的洪水襲擊,波及范圍從東北部昆士蘭州延伸至東南部維多利亞州。最近幾周,斯里蘭卡又面臨一場特大洪災的強烈沖擊。斯里蘭卡農業部的報告稱,斯里蘭卡有21%的稻田受到嚴重破壞,人們對食物短缺的擔憂與日俱增。據估計,洪災將影響100多萬斯里蘭卡人口。
亞行的報告還強調了亞洲大城市,特別是南亞一些大城市面對“氣候移民”挑戰的“脆弱性”。報告認為,自然災害會迫使一些受災民眾暫時涌進大城市,而有些大城市的生活資源本來就很緊張,一旦這些移民涌入,就有可能會造成尖銳的社會矛盾。
上周倫敦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的另一份類似報告也認為,盡管氣候變化引發的民眾遷徙不至于造成大批災民跨越邊界,但這些人暫時去防洪條件較好的大城市避難是可能的。這份報告提醒人們注意,那些臨時避災的民眾會對城市的正常運轉形成沖擊。
加強移民管理
亞洲開發銀行即將公布的這一報告是范圍更廣的一個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的組成部分。通過推動這一項目的實施,亞行旨在提高人們對“氣候移民”的認識,增強整個地區對氣候變化的防御能力。其最終目標是鼓勵各國政府采取負責任的和前瞻性的政策措施,改善和提高對“氣候移民”的管理水平。
報告強調,要特別關注氣候變化對弱勢群體的沖擊。亞行官員巴特?埃德斯說,“氣候變化導致的移民熱潮給貧窮和弱勢群體帶來的影響最大”。在很多地方,那些最無力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和環境惡化狀況的人們將被迫轉移,而那些留在故土的人們則不得不掙扎在生死線上。
報告認為,各國眼下主要將精力放在遏制氣候變化方面顯然是不夠的,必須開始著手準備應對氣候變化可能引發的移民問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國際組織負責協調,與之相關的保護和援助方案也很欠缺。
報告同時指出,如果管理得當,氣候變化導致的移民壓力是可以得到緩解的。事實上,通過相應的措施,可提高人類的適應性,為移民人群的生存創造新的機遇。
《自然·城市》26日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相關系統性綜述顯示,全球沿海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方面似乎進展緩慢,而且其主要依賴于過去和現在的經驗,而非是基于對未來風險的預測。全球沿海城市是經濟增長熱點,但也......
《國家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方案(2024—2030年)》政策解讀一、出臺背景隨著以全球變暖為特征的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近年來高溫熱浪、洪澇、低溫寒潮、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人類的生存、生命和......
全球的海岸線曾經受到牡蠣礁的保護,牡蠣礁是牡蠣與巖石以及牡蠣與牡蠣之間相互融合形成的廣闊礁群。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過度捕撈和棲息地的喪失摧毀了地球上大約85%的牡蠣礁。9月25日,據《自然》報道,科學......
隨著以全球變暖為特征的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近年來高溫熱浪、洪澇、低溫寒潮、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人類的生存、生命和健康正在受到極大挑戰,提升氣候變化健康適應和風險防范能力是當務之急。國家疾控......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東北地理所)地理景觀遙感團隊基于5300余個地面觀測數據和長時間序列遙感大數據,揭示了北方森林樹種多樣性的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特征。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
大氣的無常運行,氣候的寒來暑往,形成了萬千自然現象,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屹立高原30年它為地球“把脈”、給大氣測溫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瓦里關山山頂的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也被稱為瓦里關全球大......
《自然·城市》26日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相關系統性綜述顯示,全球沿海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方面似乎進展緩慢,而且其主要依賴于過去和現在的經驗,而非是基于對未來風險的預測。全球沿海城市是經濟增長熱點,但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城市》26日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相關系統性綜述顯示,全球沿海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方面似乎進展緩慢,而且其主要依賴于過去和現在的經驗,而非是基于對未來風險的......
大堡礁的白化珊瑚。圖片來源:奧夫·豪格-古德博格/《自然》科技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10年里澳大利亞大堡礁內部和周圍水溫是過去400年里最熱的。這些變化增......
進入汛期,我國多地頻現極端降雨,為何近年來極端性降雨不再罕見?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大家感覺現在極端性降雨好像越來越頻繁。首先是在全球變暖這個大背景下,因為暖空氣里面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