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長張慶偉日前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三地按國家統一部署,2014年率先在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大領域協同推進,取得進展。今年,河北提出,將加快多條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基本完成普通干線“瓶頸路”拓寬改造;爭取國家設立京津冀環保生態基金,協商京津建立生態橫向補償制度。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毅團隊發現,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巨大的固碳能力在以往研究中被低估。10月29日,劉毅團隊在《自然》上發表研究成果,認為基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計算排放通量的方法體系將為我國“碳......
全球變暖背景下,以積雪、冰川融水為主的河流水文過程日益復雜。天山作為“中亞水塔”,是中亞眾多河流的發源地,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較為敏感的地區之一。開展中亞天山地區冰川積雪變化特征分析、冰雪變化及對下游徑......
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聯合舉辦主題為“智聯全球·慧創未來”的京津冀國際科技成果應用場景峰會,邀請來自中國......
生態基礎設施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態系統服務的條件和過程,有利于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在結合現有研究以及生態基礎設施規劃方法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科研人員基于ArcGIS、最小累積阻力(M......
8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率隊訪問云南大學,就進一步深化對口合作、提升省校合作能級、推進兩校“雙一流”建設等進行調研交流。云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勛,云南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李晨......
隨著兩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即將到期,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研究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后的政策。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從2011年開始實施,已連續實施兩輪,覆蓋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近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霧霾頻發的“怪現象”。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區先后出現了兩次持續性區域重污染過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當前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作為抗疫戰疫的“第二戰場”,大城市的“菜籃子”穩產保供同樣重要。與此同時,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將近,又到了春耕備耕的關鍵階段。“我們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戰斗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