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包括心臟和肺在內的一些人體內部器官可能具有嗅聞食物和飲料的能力。
之前科學家僅認為嗅覺接收體僅存在于鼻子,它使我們能夠感知到氣味,但最新研究顯示,人體一些其它器官也具有這種能力。這項發現有助于揭曉長期以來的難題——食物和飲料釋放大量氣味成分,可是鼻子僅能探測到非常少部分的氣味。
該項目負責人彼特-謝伯爾勒稱,僅有少量的食物香味劑和促味劑(刺激味覺的成分)被鼻子和舌頭的接收體所識別,食物氣味分子的主要成分進入人體胃部,與血液發生接觸,最終抵達人體內部器官。
他指出,多年以來,我們曾猜測人體內部器官可能具有第二種功能,可以探測到氣味和味道成分。他和同事重點調查研究生物胺,它們是許多食物和飲料的有效“化學信使”,例如:巧克力、熱可可、肉類、牛奶和奶酪。
研究小組隔離人體血液樣本中的主要血液細胞,觀察研究它們如何發生反應,包括各種刺激性食物和飲料。他們發現像鼻子跟蹤分析剛出爐肉桂小圓面包一樣,血液細胞會朝向巧克力等食物的“引誘劑”氣味成分移動。謝伯爾勒指出,血液細胞不僅是鼻子中的細胞,也是氣味接收體。此外,科學家還發現心臟、肺和其它身體部分也具有這樣的功能。
目前,人們僅根據氣味劑的物理化學特征來預測嗅覺印象。但是,該方法無法預測傳感數據,而傳感數據對于產生氣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究人員采用了逆向思維的創新策略,不是根據分子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7.shtm我們知道討人厭的東西,都有其生存絕招。當雌性蚊子在尋找人類叮咬時,它們會聞到人體散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43.shtm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27日電(記者王卓倫尚昊)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日前發表一......
5月23日,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鄒來泉團隊及合作者在《生理與行為》在線發表論文,首次結合網絡爬取文本和問卷調查對我國人群嗅覺夢的頻率和內容進行了研究。嗅覺意象,指的是我們在沒有直接氣味刺激的情況......
世界上大多數蚊子都是機會主義者,愿意從附近的任何地方吸血。但是在一些地區,攜帶寨卡病毒、登革熱病毒和黃熱病病毒的蚊子---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已經進化到幾乎只叮咬人類。但是,為了......
巧克力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口味之一。這同樣適用于它的氣味,來自可可豆的甜美花香讓大多數人口水直流。不幸的是,情況并非總是如此。但是為什么有些巧克力聞起來有點“異味”呢?這可以用色譜法找到問題所在。可可豆的......
無論您是剛剛開始磨練您的草藥種植技能,還是您是一個成熟的配種愛好者,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害蟲造成的挫敗感。即使您按照香菜、黃瓜或花椰菜的所有必要步驟進行操作,仍有一長串昆蟲(如蚜蟲)等著前來破壞它們。那么......
春色最濃四月天,今年四月也是許多人為胖發愁的日子,因為疫情長時間宅家的人們發現自己明顯胖了不少,這與吃得多、運動少、吃高熱量食品密不可分。可是你知道嗎,最狠的不是“喝水都要長胖”,而是連聞一些氣味也會......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揭示了氣味在觸發對過去經歷的記憶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為一種工具治療與記憶相關的情緒障礙的可能性。相關論文刊登于《學習與記憶》。新研究表明,氣味會改變大腦處理記憶的方式。波士頓大學神經學......
在公共空間或是一些私密的社交場合,體臭往往是影響人際交往的一大隱形障礙,并且身上有體臭的人自己往往并不易覺察,卻很容易給別人帶來困擾。此前,日本的Tanita(百利達)公司就針對這個問題推出了一款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