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名來自埃及、瑞士和美國的學生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破譯了2000年前被燒焦的古代卷軸內的希臘文字內容,為揭開考古學中最大謎團之一作出巨大貢獻。他們在維蘇威火山挑戰賽中勝出,并分享了70萬美元大獎。
維蘇威火山挑戰賽旨在利用現代科技解碼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后被埋在地下、現已碳化的赫庫蘭尼姆城圖書館的古代卷軸。2月5日公布的獲獎作品,展示了超過15列文本中的數百個單詞,相當于整個卷軸的5%左右。
獲勝者通過掃描這一卷起來的莎草紙來訓練他們的機器學習算法,揭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哲學作品。這一壯舉為AI技術完整破譯其余卷軸鋪平了道路。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對我們理解古代世界產生革命性影響。
這一成就也點燃了通常進展緩慢的古代研究領域。“我一直認為的美夢成真了。”美國保羅·蓋蒂博物館的文物館長Kenneth Lapatin不禁贊嘆。此次通過AI揭示的卷軸內的文字討論了快樂的來源,包括音樂、刺山柑的味道和紫色。該獎項的評委之一、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古典學家Bob Fowler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這幅卷軸是18世紀從意大利赫庫蘭尼姆的一座豪華別墅中挖掘出的數百幅完整紙莎草書之一。這些碳化的灰燼塊被稱為赫庫蘭尼姆卷軸,是古代世界唯一幸存下來的圖書,但它太脆弱了,根本無法打開。
在這些卷軸被發現后的幾個世紀里,許多人試圖打開它們,但也因此摧毀了一些卷軸,留下一堆碎片。紙莎草學家仍在努力破譯和拼湊由此產生的極其零散的文本。但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仍有有280整卷卷軸完好無損,它們大多存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圖書館。
近20年來,美國肯塔基大學萊克星頓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該獎項的聯合創始人Brent Seales一直在試圖解讀卷軸中隱藏的文字。他的團隊開發了一種軟件,可以使用三維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圖像“虛擬打開”卷軸表面。2019年,他將其中兩卷卷軸從法國法蘭西研究院帶到英國牛津附近的鉆石光源粒子加速器進行高分辨率掃描。
然而,繪制這些表面是非常耗時的,而且用于書寫卷軸的碳基墨水的密度與CT掃描中的紙莎草紙的密度相同,因此無法在成像中進行區分。Seales和同事想知道,機器學習模型是否可以被訓練來“打開”卷軸并區分墨水。但對他的團隊來說,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項關鍵的創新出現在去年年中,當時美國企業家和物理學家Casey Handmer在掃描中注意到一種微弱的紋理,類似于破裂的泥漿,他將其稱之為“裂紋”。這些“裂紋”似乎形成了希臘字母的形狀。Luke Farritor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一名計算機科學本科生,他利用“裂紋”訓練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破譯了一個單詞porphyras,即“紫色”。埃及的一位博士生Youssef Nader緊隨其后,獲得了更清晰的圖像。最終,Farritor、Nader以及瑞士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機器人專業學生Julian Schilliger的作品完全符合獲獎標準。
“結果令人難以置信,我們都被他們展示的圖片驚呆了。”意大利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大學的紙學家Federica Nicolardi說,她和同事現在正競相分析已經披露的文本。
“對我來說,最令人興奮的不是這幅卷軸上說了什么,而是它的破譯預示著我們將破譯之前放棄的數百幅卷軸。”Lapatin說。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葛健帶領的國際團隊,運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法,對國際斯隆巡天三期釋放的類星體光譜數據進行了微弱信號搜尋和數據分析,發現了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內的冷氣體云塊成分的關鍵探......
5月15日,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葛健帶領的國際團隊運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法,對國際斯隆巡天三期釋放的類星體光譜數據進行了微弱信號搜尋和數據分析,發現了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內的冷氣體云塊成分的關鍵探......
·基于ChatGPT或GPT-4o,未來人類獲得信息的方式很可能會改變,GPT-4o或為OpenAI開啟了一個超級入口,這可能會對谷歌帶來影響。接下來,OpenAI需要判斷的是在產品上的極致體驗是否是......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企業數量超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智能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建設,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2024年4月14日-20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辦2024年“河南省企業科技領軍人才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來自河南省2020、2021年度“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原產業創新領軍人才......
近日,在園區管委和區商務局的共同努力下,園區企業北京智云悟飛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北京市外資研發總部認定,成為豐臺區第一家外資研發總部。北京智云悟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2日,是香港智齒博創科技有......
2024年4月27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發布了《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以“信息科技·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由中國電子學會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年會近日在浙江省寧波市開幕,工業和信息化......
在探索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從溫泉、泥炭沼澤、糞便甚至酸奶中搜尋各種微生物。現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步,他們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鈕就能設計出這些系統。據《自然》報道,日前,研究人員......
記者5月4日從天津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亓帆及其研究生李帥,針對多模態聯邦學習中常見的模態不兼容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自適應超圖聚合的多模態聯邦學習框架。近日,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