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2-08 14:47 原文鏈接: 人民日報:“諾獎效應”能推動中醫走多遠

       85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開啟了諾獎之旅。北京時間12月7日晚,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廳,屠呦呦用中文發表題為《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的演講。10日,她還將出席頒獎典禮,實現中國大陸科學家諾獎零的突破。

      屠呦呦獲得諾獎,使一向被質疑“不科學”的中醫,終于吐氣揚眉、為國爭光,更讓世界認識到了中醫藥這個偉大寶庫,也被業界認為是岐黃之術發揚光大的最好時機。對中醫藥寶庫來說,青蒿素的發現,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人們相信,中國傳統醫學帶給世界的禮物,會越來越多。

      但也有人擔心,“諾獎效應”有限。如果制約中醫藥發展的根本性障礙不能破除,青蒿素獲得諾獎這一事件,不過是打了一針興奮劑,一時風光無限,卻易潮漲潮退,中醫藥“捆著手腳”的發展處境仍難扭轉。

      憂慮并非多余。

      在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新聞發布會上,屠呦呦說:“青蒿素一旦產生耐藥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時間研究新藥。”科學家的擔憂是理性的。青蒿素盡管來源于中醫藥,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西藥。在人類與瘧疾的斗爭中,無論是最初“抗瘧神藥”氯喹,還是如今的“中國神藥”青蒿素,臨床應用上都容易產生耐藥性。這根源于“對抗醫學”,是西醫學無法解決的通病。耐藥細菌出現了,超級病毒誕生了,人類會陷入無藥可醫的窘境。

      以肺結核為例,曾經一度銷聲匿跡,近年卻卷土重來。隨著西醫藥局限性的凸顯,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引人注目。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藥極少出現耐藥性,展現出中醫和平介入、系統治療模式的強大優勢。這也難怪屠呦呦老人多次強調:“青蒿素是一個古老中藥的真正饋贈。”如果不能繼續挖掘、善用,浪費饋贈還算小事,更重要的,是不能造福世人。

      屠呦呦老人對青蒿素前景的擔心,也是人們對中醫藥前景的擔心。不可否認,近年來,中醫藥在國內的發展取得長足進展,這把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鑰匙”,正在惠及更多民眾。然而,中醫藥長期處于被審視、被驗證的地位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源于西方的評價審批體系,常常強迫“不科學”的中醫藥“削足適履”、委屈地穿上西醫的鞋子。中醫西化、中藥西管,缺乏靈活和本土特色的機制,以至于有人戲稱,“殺死中醫不用刀,強制西化就能讓其武功盡廢”。話雖尖銳,卻是警醒:作為一種獨特的醫藥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一種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如果我們自身不注重傳承、不注重創新、不注重弘揚,“有寶挖不出”,那么今后,只怕類似青蒿素的藥品,都將成為“中西醫結合”的產物,中國也只能成為“中醫的故鄉”——倘如此,我們將如何面對先祖?

      從2011年獲得拉斯克獎,到2015年獲得諾貝爾獎,中醫藥早已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這讓人們對中醫藥未來多了自信。借助諾獎勁風,如果能重新審視定位中醫藥,打破束縛發展的痼疾,加快建立激勵機制,讓古老的中醫藥在現代科學體系里光大發揚,那么,諾獎就不再只是世界吹向中國的一陣風,“諾獎效應”才會發揮更大效用。如此,才能有更多“青蒿素”走向世界,讓更多“屠呦呦”造福民眾。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公共場所抗生素耐藥性與人體健康風險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應光國團隊的抗生素耐藥性研究小組白紅、何良英、高方舟等人研究揭示了新冠流行期間火車站空氣抗生素耐藥性與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研究發表于EnvironmentInternati......

    低碳飲食減少耐藥性患者癲癇發作

    一項新研究發現,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治療癲癇的藥物搭配,可以將耐藥性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減少50%。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神經病學》。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治療癲癇約始于一個世紀前。研發出抗癲癇藥物后,這種......

    世衛組織對抗生素耐藥性增加表示高度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報告說,感染人類的細菌表現出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世衛組織對此高度關注。這份《全球抗生素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首次提供了在各國檢測覆蓋范圍內的抗生素耐藥性分析和2017年以......

    WHO正式發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三)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WHO正式發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一)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WHO正式發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報告(二)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四方歡迎抗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新政治承諾

    在阿曼馬斯喀特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高級別部長級會議今天閉幕,會議首次討論了應對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挑戰的目標。這次會議及其人類和動物領域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數字目標將為即將于2024年召......

    又一國家性計劃,強調臨床急需醫療器械產品加速上市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教委、教育局)、科技廳(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生態環境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廣播電視局、醫保局、中醫......

    屠呦呦:她以身試藥,用一株小草改變了世界!

    “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青蒿素問世50年來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青蒿素的正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她說:“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出艱苦的努力” ......

    屠呦呦:她以身試藥,用一株小草改變了世界!

    “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青蒿素問世50年來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青蒿素的正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她說:“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出艱苦的努力” ......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