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在人類成長初期只能“用眼觀察”來收集信息,這種能力居然是可遺傳的,而自閉癥患者的此功能受損。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直接能追蹤的人類遺傳影響。
美國埃默里大學科學家華倫·瓊斯及其同事,此次開展了一系列眼動追蹤實驗來評估人類面對社交場景時的差異,包括對面孔和相似面孔的關注水平,以及單次眼動的時間、方向和目標。測試對象是338名幼兒,其中有166名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88名被診斷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非雙胞胎和84名對照獨生子女。
研究團隊發現,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反應是類似的(一致性達91%);而異卵雙胞胎的一致性較低(35%),這表明這一類行為受遺傳因素很大影響。此外,遺傳最高的特征,包括對臉部、眼睛和嘴巴區域的偏好性關注,在自閉癥兒童身上也有所減少。
研究人員表示,在人類還不能伸手、爬或走的階段,只能“用眼觀察”來收集信息,這就是所謂社交視覺參與——而這是人類在發育過程中探索和理解社會行為的一個關鍵方面,無論對自閉癥患者還是健康人群都是如此。
論文作者總結稱,該發現有助于進一步理解一種遺傳特性是如何影響人類與周圍環境互動的。盡管此前已有其他研究探討了類似概念,比如將自閉癥兒童的發育情況與正常發育的同齡兒童做對比,但這是首次向人們展示一種直接可追蹤的遺傳影響。
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是一種神經發育疾病,兒童的診斷率約為2%,平均診出年齡約為4歲。然而,對語言和社交功能至關重要的神經通路卻在嬰兒期發育,目前的診斷方案錯過了ASD治療的最有效年齡。促進語言和感......
自20世紀80年代自閉癥有了“臨床”定義以來的幾十年里,許多人一直主張將自閉癥理解為神經多樣性譜系中的正常部分,而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盡管如此,在研究文獻中,自閉癥經常被使用醫學或病理學語......
猶他大學健康中心的科學家說這些種子大小的器官是在實驗室里從人類細胞中培養出來的——提供了對大腦的洞察,并揭示了可能導致某些人自閉癥的差異。“我們過去認為,模擬大腦中細胞的組織太困難了,”AlexShc......
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1日發布公報稱,該國近期一項研究發現“記憶閃存法”或能增強孤獨癥患者的視覺識別及學習能力,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志上。孤獨癥(也稱自閉癥)患者常常存在感知和記憶障礙,......
一家致力于為行為健康疾病兒童患者開發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公司Cognoa宣布,美國FDA已批準該公司自閉癥輔助診斷器械CanvasDx的DeNovo分類請求。這個基于人工智能的設備是首個獲得FDA批準的自......
自閉癥、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發生時,大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上述疾病并不只是心理疾病,還是大腦中的神經元出現了“問題”,正是大腦神經元不停地“傳輸信號”,才使得我......
11月2日,《細胞報告》在線發表了題為《SENP1在壓后皮層調控自閉癥核心癥狀》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仇子龍研究組......
人有哪些“本性”由基因決定?智力、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受基因影響?在肥胖、偏頭痛、抑郁癥等各種健康問題上,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環境因素孰輕孰重?在科學家們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時,雙胞胎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尤......
“自閉癥的病因是什么”是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學和《科學》共同發布的125個全球最受關注的科學問題之一。自閉癥也稱孤獨癥譜系障礙(ASD)。近日,《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構建具有孤......
莫斯科國立心理與教育大學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與大腦聽覺皮層工作有關的自閉癥患者言語障礙的原因。這些發現正在深刻改變對自閉癥障礙機理的理解,并可能成為新的康復方法的基礎。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Mole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