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5-21 14:47 原文鏈接: 人類幫助德國蟑螂征服了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31.shtm

    德國蟑螂,沒有人想要,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作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蟑螂,它們只生活在人類中間,而人類可能還要為它的傳播負責。5月20日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基因研究發現,中世紀的戰爭和殖民貿易幫助蟑螂幾乎遍布全球各個角落。

      ?

    德國蟑螂并非來自歐洲。圖片來源:SMUAY/GETTY IMAGES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葡萄牙里斯本大學的生物地理學家csamar Capinha說,這一發現引人注目,說明許多物種已經有意或無意地通過旅行和貿易離開了棲息地。他指出,2023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人類已經向世界各地的新地區引入了3.7萬多個物種,每年還會陸續引入200多個物種。

    1776年,著名博物學家Carl Linnaeus根據在德國采集的標本首次正式描述了德國蟑螂。但博物學家很快意識到,它很可能不是起源于歐洲,因為當時歐洲沒有類似的蟑螂。此后,這種昆蟲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都很常見,人類經常將其視為主要害蟲。

    “德國蟑螂很常見,但人們對它的了解卻很少。”美國哈佛大學羅蘭研究所的生物學家錢唐(音)說。因此,他和同事試圖利用DNA來尋找答案。

    10年前,錢唐圖通過分析被稱為微衛星的DNA片段來揭開蟑螂的歷史。然而,這些微小的遺傳物質并不足以解釋不同種群的德國蟑螂是如何相互關聯的。現在,既然對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很容易,錢唐決定重新審視他的原始標本。

    通過比較線粒體基因,研究人員發現,德國蟑螂與亞洲蟑螂小蠊的親緣關系最為密切。小蠊最初在日本被描述,后來傳播到了美國。為了追蹤德國蟑螂離開亞洲的路徑,科學家繪制了來自每個人類居住大陸的17個國家的281個樣本的基因組相似性圖。這種關聯模式表明,蟑螂在兩次遷移浪潮中占據了世界主導地位,這兩次浪潮都可能是在人類的幫助下實現的。

    錢唐說,大約2100年前,可能是在印度或緬甸,德國蟑螂通過適應吃人類食物而從阿薩希納氏小蠊中分化出來,之后擴張就開始了。大約1200年前,它向西遷移到中東,這與兩個伊斯蘭哈里發國——倭馬亞和阿拔斯的貿易和戰爭擴張相吻合。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昆蟲是通過面包籃搭便車穿越沙漠的。

    大約390年前,該物種繼續向東擴展到東南亞,恰逢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殖民貿易。在大約一個世紀內,貿易船只將它們帶到了歐洲。錢唐說,蒸汽船和改進住房的供暖及管道系統,創造了蟑螂喜歡的溫暖潮濕的條件,使這種流動的昆蟲能夠在全球傳播。

    瑞士洛桑大學的保護生物學家Cleo Bertelsmeier說:“研究人員表明,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是德國蟑螂傳播的關鍵,我認為這是真正的原創。”

    “這篇論文在將模式與實際的歷史事件相匹配方面做得很好。”Capinha補充說。但他想知道,基因組數據與記錄蟑螂到達不同地方的歷史記錄是否一致。

    就錢唐而言,他正在將調查進一步追溯到過去,利用博物館標本的DNA來更好地了解小蠊的進化。“這個屬本身已有2億年的歷史,但我們對它知之甚少。”他說。

    “了解蟑螂的起源和基因多樣性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解決殺蟲劑耐藥性的方法。當它們成為餐館和酒店的害蟲時,這一點很重要。”錢唐說,“德國蟑螂的數量增長非常快,如果不控制它們,幾個月后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相關文章

    浦江創新論壇量子科技專題論壇舉辦

    9月9日,以“未來之光:量子計算和量子器件的科技創新”為主題的浦江創新論壇量子科技專題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舉行。10余位全球量子科技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量子科技的前沿發展與未來應......

    探尋合作新范式,空天海洋先進科學與技術論壇順利舉行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以全球視野前瞻布局前沿技術研發,不斷催生新產業,重點在空天海洋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多年間,在新技術加持下,全球范圍內的空天海洋領域迎......

    《浙江工商大學使命愿景紅皮書(2024版)》發布

    9月8日,《浙江工商大學使命愿景紅皮書(2024版)》(以下簡稱《紅皮書》)正式發布。《浙江工商大學使命愿景紅皮書(2024版)》發布。浙江工商大學供圖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郁建興表示,《紅皮書》不僅承......

    2024中國海歸創業聯合體年會在蘭州召開

    9月5日,2024中國海歸創業聯合體年會在蘭州開幕,年會通過交流創新思想、分享創業經驗,推動海歸創業者在國內實現更大發展。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紅衛,甘肅省科協黨組書記......

    國家圖書館115歲生日快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展開展

    9月9日,在建館115周年之際,國家圖書館特別策劃的“亙古巨制 煌煌文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展”開幕,并于9月10日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由國家圖書館聯合國內8家圖書館、博物館,粹選傳世......

    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探索未來發展的“第N曲線”

    2023年是京東方(BOE)創立30周年,而2024年則是它朝著下一個30年出發的起步之年。作為我國半導體顯示行業的領軍企業,京東方可謂是整個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下一個30年京東方將往哪里去?這一問題不......

    我所提出單原子和團簇協同光催化的新機制

    近日,我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學品研究組(DNL0603組)王峰研究員、羅能超副研究員團隊和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學PaoloFornasiero教授合作,在光催化甲醇無氧脫氫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

    關于公開征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關于公開征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為加快推進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以下簡稱擴圍)工作,生態環境部參照發電行業成熟的建設管理經驗,在......

    李菂:對抗本能

    接受采訪時,“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穿著文化衫、大褲衩,光腳趿拉著塑料拖鞋,背著一只土黃色的帆布雙肩包。這與7月初在意大利東部城市佩斯卡拉領獎現場的他,判若兩人。在第十七屆馬塞爾·格羅斯曼會議上,他......

    香港首艘碳纖維純電池動力推進客渡船在廣州下水

    9月9日上午,香港新渡輪400客位純電池動力推進客渡船“新明珠39”號下水儀式在廣州南沙舉行。這是目前香港地區首艘整船采用國產碳纖維材料建造的客渡船,打破了高端碳纖維進口材料在國產客船的技術壟斷局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