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野生大猩猩面臨著諸多威脅,包括偷獵、捕食者和森林破壞等。然而,科學家在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Kibale National Park)調查一個黑猩猩種群爆發的呼吸道疾病時,卻驚奇而不安地發現,導致人類“普通感冒”的病毒——人類鼻病毒C型——正在殺死健康的黑猩猩。
一只名為貝蒂的兩歲黑猩猩因感染人類鼻病毒C型而死亡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獸醫學學院的托尼·戈德堡(Tony Goldberg)教授說,“這會導致嚴重的咳嗽和噴嚏癥狀。”他們的報告發表在2017年12月13日的《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雜志上。
鼻病毒是造成一般感冒的最常見病毒,人體感染的常見癥狀有發燒、流鼻涕、頭痛等。“之前我們完全不知道鼻病毒C也會感染人類以外的動物,”戈德堡在提到一只名為“貝蒂”(Betty)的兩歲黑猩猩時說,“在黑猩猩身上發現這種病毒太令人意外了,同樣意外的是它很快就能殺死健康的黑猩猩。”在貝蒂因感染人類鼻病毒C型而死亡之后,科學家獲取了它的尸體并進行了解剖檢驗。
這場疾病爆發于2013年2月,群體中大部分黑猩猩都受到感染。疾病肆虐期間,由56只黑猩猩組成的群體中有5只死亡,包括貝蒂在內;另外4只死亡黑猩猩都是成年個體,年紀最大的有57歲。戈德堡表示,這一發現是對人類與野生類人猿接觸行為的警示。在非洲,人們總是會時不時遇到黑猩猩和其他猿類,這一般發生在人類居住地擴張到猿類棲息地,或者在進行旅游和研究等活動的時候,一些猿類也會離開森林,搶奪人類栽種的農作物。
人類鼻病毒C型是3種鼻病毒之一,另外兩種被稱為人類鼻病毒A型和B型。這3種鼻病毒都會引起人體的呼吸道疾病,但人類鼻病毒C型感染的癥狀要比另外兩種嚴重得多。盡管人類感染這一病毒的歷史可能已有數千年,但直到2006年,科學家才利用新的DNA測序技術確定了鼻病毒的分類,之后在2009年7月,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投票批準了一項決議,將人類鼻病毒C型(Human rhinovirus C)歸入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腸道病毒屬(Enterovirus)。此前在2008年時,人類鼻病毒A型和B型就已經被歸入了腸道病毒屬。
另一位研究作者、威斯康星大學醫學與公共健康學院的過敏和免疫學教授詹姆斯·格恩(James Gern)指出,人類兒童感染鼻病毒C型時癥狀尤其嚴重。他的研究團隊首次在實驗室中培養出了可供研究的人類鼻病毒C型,并且對該病毒用來感染呼吸道系統細胞的受體進行了描述。
“通常而言,這種病毒主要是感染年幼的兒童,”格恩說道。他的實驗室能進行高通量的病毒診斷,每年都要處理數以千計的人體樣品。格恩解釋稱,病毒受體——與病毒就像鎖和鑰匙的關系——的遺傳學特征會決定哪些人更容易被感染。一些人具有特別容易接受病毒的受體,因而很容易被感染;而另一些人的受體特征則使他們十分耐受。對有些人(尤其是幼兒)來說,人類鼻病毒C型感染可能會引發哮喘,或者使哮喘等疾病變得更加復雜。
“黑猩猩似乎在遺傳學上很容易受到這種病毒的影響,”格恩說,“在貝蒂身上發現的病毒看起來應該來自某個人類,而它肺部的病毒水平與我們在兒童身上看到的差不多。”
研究作者還利用糞便樣品對烏干達的黑猩猩進行了DNA檢查,并查閱了已發表的關于非洲大陸黑猩猩的基因組資料。戈德堡表示,幾乎每一只黑猩猩都具有對人類鼻病毒C型極為敏感的受體,這一點發人深省。“黑猩猩對這種病毒的易感性是整個物種普遍的,”戈德堡說道。
感冒病毒專家、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安·帕姆恩博格(Ann Palmenberg)稱,從貝蒂身上獲得的病毒基因組顯示,該病毒來自一個人類宿主。“我們希望見到整個基因組的改變,但它不是一個適應于黑猩猩的病毒,”帕姆恩博格說道。
帕姆恩博格也是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她指出人類鼻病毒C型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致死率約為9%。“這也是為什么具有CDHR3基因高風險突變的兒童會因為嚴重的呼吸道疾病而就醫的原因,”她說道。
戈德堡已經在烏干達從事了多年動物病毒的研究。他指出,野生黑猩猩中爆發呼吸道疾病的現象并不罕見,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病情都沒有得到診斷。在極少數病因已經被確定的病例中,黑猩猩感染的是與人類鼻病毒C型無關的其他一些病毒。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找不出病因是什么。我們推測人類鼻病毒C型可能是野生黑猩猩疾病爆發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被忽視的原因,”戈德堡說道。與其他引起黑猩猩呼吸道疾病的已知病毒不同,人類鼻病毒C型通常不會出現在黑猩猩的排泄物中,這或許就是它在以往研究中被忽視的原因。
戈德堡表示,發現人類鼻病毒C型是2013年烏干達黑猩猩呼吸道疾病爆發的原因有一些運氣成分。在腐爛或被腐食動物吃掉之前及時獲得貝蒂的尸體十分關鍵。同樣重要的還有戈德堡在哈佛大學和新墨西哥大學的同事所做的工作,他們在基巴萊國家公園進行了一項長期黑猩猩研究,能夠識別出群體中的每一只黑猩猩。此外,一位烏干達獸醫剛好擁有合適的工具,能夠現場采集和保存樣品,也為該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