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24.shtm
本報合肥1月7日凌晨電(記者常河)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人造太陽”東方超環EAST團隊發揮體系化建制化優勢,取得了系列原創性的基礎物理研究成果。1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發表了該團隊在高能量約束先進模式等離子體運行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實現高性能等離子體穩態運行是未來聚變堆必須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托卡馬克先進運行模式是當前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的熱點之一。EAST團隊在托卡馬克裝置實驗研究中發現并證明了一種新的高能量約束模式,這種先進模式大幅度提高了能量約束效率,具有芯部無雜質積累,便于聚變反應生成物排出,維持平穩溫度臺基等優點,并實現了芯部高約束與邊界不穩定性的兼容,保證了長時間尺度上的高性能等離子體運行。這種無須通過外部控制來確保等離子體穩態運行的高能量約束模式,對于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和未來聚變堆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行星發動機、智能量子計算機、太空電梯……一段時間以來,電影《流浪地球2》中的“硬核科技”元素引發廣泛關注。你知道嗎?電影中的很多裝備在現實中都有原型。“你們盡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最近,社交媒體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58.shtm科技日報北京1月15日電(記者劉霞)法國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STEREO合作組在最新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24.shtm本報合肥1月7日凌晨電(記者常河)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24.shtm本報合肥1月7日凌晨電(記者常河)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
隨著核聚變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很多相關技術獲得突破。在科技創新越來越需要協同作戰的今天,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更有耐力、能長期投入的“國家隊”和更靈活、試錯成本更低的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密切合作,推......
“人造太陽”逐日夢,“聚變合肥”加速度。冬日暖陽下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創新創業熱潮涌動,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建設如火如荼,該設施的主體工......
記者22日從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獲悉,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標顯著優于設計要求,具備了批量制造條件。這標志著中國......
依托現有核科技工業體系,凝聚核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經驗和技術基礎的相關研究單位和企業,逐步搭建聚變能的技術開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集中力量開展核聚變工程和技術攻關,再經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50年左......
20日從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處獲悉,10月19日下午,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團隊再傳佳績,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科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HL-2M等離子體電流突破100萬安培,創造了......
《人民日報》(2022年06月10日第06版)4層樓高、直徑8米、重400噸——這就是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坐落在安徽合肥“科學島”上。多年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