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組織檢查,是從病人身上可疑的病變組織上,取下一小塊組織,送病理科驚醒細胞形態學檢查的一種診斷方法。這項診斷技術,一般情況下準確可靠,是臨床工作中相當重要的診斷方法,對于腫瘤的診斷尤為重要。做好此項工作,病人、臨床醫師、病理醫師,三者必須密切合作。因此,病人對此項工作,應當有一個概括的了解。“活檢”的目的: ①確定診斷,或為診斷提供必要的線索。 ②了解病變范圍,發展趨勢,為治療和估計預后提供依據。 ③驗證和觀察療效。 ④累積科學資料。 (2)“活檢”的范圍: ①自病變部位切取或咬取下一小塊組織。 ②手術切除下的內臟組織,如胃、乳腺、淋巴結等。 ③穿刺所獲得的組織,如肝、腎、乳腺、淋巴結等。 ④脫落細胞:如宮頸刮片、食管拉網、痰涂片、胸水腹水涂片、鼻炎不涂片等。“活檢”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出來結果? ①“活檢”需要時間較長,操作比較麻煩。樣品送到病理科后,經過病理醫師的肉眼觀察,價差切取所需要的組織塊,經過固定、脫水、浸蠟、包埋、切片、染色、鏡下觀察等過程,每一個過程均需要幾十分鐘,或數十小時的時間。